吃完降壓藥頭痛怎么辦
如今血壓高已經成為人們健康的危害的第一大殺手之一,如果長期血壓高而得不到控制,則會對生命有很大的威脅,所以應按時服用降壓藥,但是有的人吃完降壓藥頭痛怎么辦呢?吃完降壓藥不應該有頭痛的現象,如果有則說明用藥不當,一是可能吃的量太大而導致降壓過快,另一種就是吃的藥不適合。
吃降壓藥頭疼是怎么回事
1、藥不對
常見的“地平”類降壓藥,會通過阻止鈣離子流入心肌或平滑肌,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如果藥物引起腦血管壁上痛覺感受器過度牽張,會對腦脊膜產生化學刺激從而誘發頭痛,醫學上稱為血管擴張性頭痛。如果確定是藥物引起后,可先遵醫囑更改劑型,比如使用緩釋片或控制片等,如果仍未緩解,則可遵醫囑更換藥物種類。
2、降太快
長期高血壓的患者,通常適應后會沒有感覺。如果血壓快速降低,大腦無法短期適應則會出現類似腦缺血的癥狀,即患者常會表現為頭暈、頭痛等情況。對于這類病人,可以先通過調整藥量,逐步控制血壓。比如,原先1周降至正常的,可延后至2周等。
降壓藥其他副作用
1、噻嗪類利尿劑能引起高尿酸血癥,誘發痛風,減低腎功能,故有痛風及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噻嗪類利尿劑。
2、利尿劑可使腎小管在排鈉同時也排鉀,使鈉和鉀的排出增加而導致低鈉或低鉀,不適癥狀常表現為全身無力,肌肉張力低下,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悸等癥狀。
3、鈣離子拮抗劑會擴張血管,導致頭痛和面部潮紅;會影響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運轉,導致便秘;會一直心肌收縮力,故心力衰竭患者慎重;另外,它還會因擴張血管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經系統而導致心動過速;除此之外還會帶來下肢特別是腳踝部水腫以及皮疹和過敏反應等癥狀。
不良反應,是在藥物的安全性試驗中,還有臨床上長期觀察發現的各種不良反應的總結,不是說一個人身上會出現所有的不良反應,也不是吃了這個藥肯定出現上面說的不良反應。而且,降壓藥的副作用對人體的危害相對于有助于降血壓的作用來講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說用降壓藥可以維護自己的健康而其不良反應是很低的。如果出現吃藥出現不良反應的時候及時和自己的醫生溝通及時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