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三星湯、七星茶喝不對癥反傷脾胃

“上一次感冒剛斷尾沒多久,怎么又開始感冒了?”最近一段時間天氣多變,再加上幼兒園、學校開學,孩子間接觸的機會多了,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機會。一些家長發現,孩子似乎總是在生病。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醫兒科副主任醫師鄧健介紹,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也就是五臟六腑和成人相比不成熟,容易生病,外感、食傷比較多見。但同時因為小兒生機蓬勃、臟器清靈,本身沒有基礎疾病,因此雖然容易病,但也容易恢復,病好后經過調養,身體會越來越好,對此家長應該有信心。反復呼吸道感染可通過日常護理、病時護理和病后調養三方面改善。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通訊員李雯、周密

日常護理:從衣食住行四方面入手

衣:

只需比大人多穿一件

小兒貼身衣物要選擇全棉材質,毛茸茸的面料看起來“萌”,但可能會對小寶寶的皮膚產生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足部應該做好保暖,而頭部、心胸部是中醫認為陽氣足夠的地方,因此可以穿得涼一些。數量方面,只需要比成人多穿一件薄外套或背心即可,穿太少受涼,穿太多也不好,“尤其是發熱時,應該散熱,而不要層層衣物捂孩子,以免導致高熱驚厥。”鄧健說。當孩子生病咳嗽時,穿衣服要注重背部保暖,拉肚子時則要注重腹部保暖。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注意給孩子適時增減衣物。靜坐當風時,比如在空調房,應該給孩子添衣。孩子運動、吃飯時,要適當減衣。如果孩子平時汗多,應該勤換衣物,背部加汗巾吸汗。

食:

脾胃“過勞”易生病

古語有云:“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鄧健表示,小孩子吃太多,確實容易生病,“中醫里說脾胃是運化食物的。如果脾胃老是要‘加班’導致過勞,會導致濕熱內生,要散出來有三個渠道:汗、吐、瀉。最常見的就是通過汗排泄,出汗后毛孔一打開,孩子就容易受風感冒。”

因此,孩子吃飯要講究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3月齡以前,每兩三小時一頓;3個月大到1歲,每4小時一頓;1歲到3歲,每日進食四五頓。有食物過敏癥狀的孩子,家長應該通過記錄飲食筆記來排查、找出過敏源。

有三類食物,鄧健建議孩子要控制進食。一是肥厚甜膩,包括肥肉、多油食物、甜食、芝士蛋糕等;二是辛辣香燥,包括辣椒、煎炸類食物、洋快餐、花椒八角等;三是生冷之物,包括飲料、雪糕、冰箱里的水果等。

吃飯時的氛圍也要注意。家長要多鼓勵、表揚孩子,不要在飯桌上訓斥孩子。要避免孩子養成邊吃邊玩玩具或看電視的習慣,三心二意會影響消化酶的分泌,孩子吃得不少卻吸收不好、不長肉,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鄧健還特別提醒,孩子不宜長期服用含有朱砂、雄黃等具有肝腎毒性成分的中成藥;不要盲目給孩子喝“消滯茶”和“下火茶”,如三星湯、七星茶等。“有的家長自己判斷孩子大便不好,認為孩子是‘吃滯’了就盲目喝消滯茶。如果對癥還好,如果不對癥,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脾胃,令孩子更容易生病。”

住:

反復咳喘,避免用地毯

鄧健表示,家居環境除了要滿足安靜舒適、陽光充沛、通風良好等基本條件外,反復咳喘或鼻炎的孩子,居住環境上還有一些特殊要求。家中應避免購買或使用地毯、毛毯、毛公仔等容易滋生塵螨的物品,床上用品每周用60℃以上溫水洗一次并且曬干,空調每年使用前先清洗,重點是濾網。溫差太大容易誘發咳喘,建議家中孩子活動的區域保持統一溫度,但不建議通宵使用空調。天氣干燥或開空調時,可以適當使用加濕器增加室內濕度。

行:

出遠門首選飛機或高鐵

當孩子發生呼吸道感染時,應該在家休息為主,少去商場、電影院、游樂場等人多塵多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有的家長為了哄孩子看醫生時配合,會在看病前后帶孩子到游樂場玩,這些都是不提倡的。在傳染病流行季節,更應該少去人群密集的區域,建議小病到社區醫院看,避免到大醫院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假如出遠門,要避免長時間舟車勞頓,交通工具首選飛機或者高鐵,避免長途汽車、普通列車。

病時護理:老火湯酸奶暫時別吃

“孩子感冒了,飲食的要點是清淡。”鄧健說,酸奶、冷飲、雪糕、涼茶、除蘋果外的水果,屬于生冷之物,還有奶油、巧克力、核桃、全脂奶粉、漢堡、火腿腸、餅干、老火湯等高熱量難消化之物,糖果、甜品、糖水、奶茶等甜食,生病時都要慎吃。“有的家長喜歡自行選一些藥材給孩子煲老火湯。但是孩子病還沒好,老火湯往往熱量又高,容易導致孩子不消化。而雞蛋、牛奶、海鮮、堅果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在不清楚孩子是否對它們過敏的前提下,生病時也應該盡量回避。”

孩子病時的食譜,主食類可以選擇粥水、稀飯、清湯掛面、煮麥片,配合適量瘦肉、雞肉、蔬菜、瓜類。假如孩子因為身體不適吃得不多,不要強迫進食,“應該以孩子的自我需求為主。孩子的身體有自我保護機制,當脾胃功能下降時食量就會減少。”晚餐時間不可以過晚,不吃夜宵。如果孩子已經超過3歲,也不建議睡前喝奶。

對于不同類型的呼吸道感染,鄧健分別推薦了對應的食療和外洗方。

風寒:主要癥狀為怕冷、干咳、流清鼻涕。食療可以用鮮柑皮10~15克加南北杏各3~5克煮水。發熱時可以用艾葉、防風、荊芥各30克煮水外洗。

風熱:主要癥狀為發熱溫度較高,鼻涕、痰液顏色黃,大便干、口臭等。食療可以用干劍花15克、北杏6~10克、1/4個羅漢果煮水。發熱時可用香薷、青蒿、薄荷各30克煮水外洗。

風燥:可用雪梨1個、川貝5~10克、冰糖適量煮水食療。如果痰稠難咳出,則加入蛇膽川貝末1支代替川貝。

鄧健表示,用上述外洗方洗浴后,讓孩子蓋薄被躺下,大約半小時會出汗,伴有咳嗽者可以加服用解表止咳藥。而如果外洗后仍高熱不退,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藥物退熱。

病后調養:不要繼續忌口

鄧健提醒,孩子呼吸道感染好了后,不需要繼續忌口,“營養跟不上,免疫力也會有問題。”病后飲食調養以富有營養、容易消化、由少到多、由清淡到濃稠為原則。面食、各種粥、小云吞、白飯、饅頭、包點等都可以作為主食,同時還要注意通過牛奶、肉類、魚、豆腐、雞蛋等補充足量蛋白質。

另外,對于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需要重視疫苗接種。建議臨床癥狀消失后才去幼兒園,傳染病患兒則需要到隔離期滿后,才能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