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清熱泄火的中藥有哪些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會出現有上火這種情況,出現上火這種情況對于人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人們會出現有渾身發熱、小便赤黃或者是流鼻血、頭昏腦漲以及容易出汗等情況。面對上火這種情況是需要人們能夠及時的采取一些措施清熱泄火的,通過吃一些中藥就是比較不錯的選擇,那么清熱泄火的中藥有哪些呢?

清熱瀉火的中藥有哪些

清熱藥有清熱涼血,清熱解毒,退虛熱的,清熱瀉火,清熱燥濕等功效分類。清熱瀉火藥以清泄氣分邪熱為主,通常用于熱病邪人氣分而見高熱、煩渴、汗出、甚或者神昏譫語、脈象洪大等氣分實熱證。清熱瀉火藥主要包括青葙子、石膏、寒水石、知母、蘆根、天花粉等。

1、青葙子

青葙子一年生草本,高達1m。莖直立,綠色或帶紅紫色,有縱條紋。味苦,微寒。有清肝火、祛風熱、明目、降血壓之功效。

配決明子、茺蔚子、羚羊角等用,可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眼生翳膜、視物昏花等。配生地黃、玄參、車前子,可治肝虛血熱之視物昏花。配菟絲子、肉蓯蓉、山藥等藥用,可治肝腎虧損,目昏干澀。

2、石膏

石膏,為含水硫酸鈣的礦石。生用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斂瘡生肌,收濕,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是降火之神劑,瀉熱之圣藥。

治表熱未解,肺熱咳嗽: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治陽明氣分熱盛: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熱,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寒水石

寒水石是一種礦石中藥材,中藥名,清熱瀉火藥,又稱凝水石、水石、鵲石,本品為天然沉積礦物單斜晶系硫酸鈣或三方晶系碳酸鈣礦石。用于熱病煩渴,丹毒燙傷。

與石膏、滑石等同用,可用于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者。本品火煅與青黛等同用,可用于熱毒瘡腫者。

4、知母

知母,性苦寒,有滋陰降火、潤燥滑腸、利大小便之效。屬清熱下火藥,主治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清熱瀉火,用于高熱煩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熱咳嗽,常配貝母。滋陰降火,用于陰虛之發熱、盜汗,常配黃柏、地黃。

5、蘆根

蘆根,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與麥門冬、天花粉等同用,可用于熱病傷津,煩熱口渴等癥。與黃芩、浙貝母、瓜蔞等同用,可用于肺熱咳嗽等癥。與薏苡仁、冬瓜仁等同用,可用于肺癰吐膿等癥。

6、天花粉

天花粉是一種中藥,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等功效。主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等癥。和蘆根相似,蘆根重點在排膿,天花粉主要是潤肺祛痰。

對于治療糖尿病,常用它與滋陰藥配合使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7、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于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

外感風寒,痰熱喘咳:配桑白皮、黃芩等。肺癰吐膿,單用或配冬瓜子、桃仁、鮮蘆根、桔梗、甘草等。痔瘡墜痛,煎湯熏洗。

另外,清熱瀉火中藥湯宜冷服,這樣可以增強藥物的清熱降火、解毒通利的功效。但老年人、兒童及孕婦和久病體衰的病人宜溫服或熱服,不可冷服,否則易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