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計腋下多少度正常
體溫計的腋下溫度一般來說都是會低于口腔體溫的,所以說如果是三十七度的話就說明自己的身體已經處在低熱的,因此腋下體溫通常都是不要超過三十七度的,這樣的話才是屬于一個比較正常的情況,若是感覺到自己身體發熱的話就應該要立即的去物理降溫的,這樣才不會出現其他并發癥。
體溫過高:又稱發熱,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產熱過多、散熱減少、體溫調節障礙、致 熱原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使調節點上移而引起的體溫升,并超過正常范圍,稱體溫升高。一般而言,當腋下溫度超過37℃或口腔溫度超過37.5℃,一晝夜體溫波動在1℃以上可稱為體溫過高
正常人的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狀態,其正常波動范圍為:口腔溫度36-37℃,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3-0.5℃。
測體溫前,先將體溫表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 酒精棉球消毒體溫 表。腋下測溫法:先擦去腋窩的汗液,將口表有水銀柱的一端置于腋窩深處,屈臂過胸將之夾緊,10分鐘后取出。直腸測溫法:先將肛表 水銀圓端涂點油類潤滑,再慢慢插入肛門3-5厘米,并用手扶住肛表上端,3分鐘取出。
口腔測溫法:應在進食、喝水或吸煙后半小時進行。將表斜放于舌下,讓病人緊閉口唇,牙齒不要咬合,3分鐘后取出。看體溫表數字時,應橫持體溫緩慢轉動,取水平線置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完后用 75%酒精消毒。腋下測溫法簡便、安全、衛生舒適,現多采用此法。昏迷病人或嬰幼兒可采用肛表測溫。
體溫表是一種 水銀溫度計。它的上部是一根玻璃管,下端是一個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裝有純凈的 水銀,管上標有刻度。由于人體溫度最高不超過42℃,最低不低于35℃,所以體溫表的刻度是35℃到42℃,每個小格代表0.1℃。
“試表”時,體溫表下端的玻璃泡和人體接觸,因為人體溫度比體溫表溫度高,玻璃泡中的水銀受到從身體傳來的熱的作用, 體積膨脹,就沿著玻璃細管上升,直對水銀溫度和人體溫度相同為止。
體溫表的構造很特殊,在玻璃泡和細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當體溫表離開人體后,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就在縮口處斷開,上面的水銀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表離開人體后還能繼續顯示人的體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