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盜汗吃什麼好

小孩子盜汗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在醫院裡面就診的患兒也比較多,而且大多數的患者占了70%左右,而且不同程度的還有貧血,佝僂病以及肺結核,所以盜汗也並非一定是身體的原因,可能和疾病也有關係,大多數又檢查不出什麼特殊的問題,總是會誤認為是生理性的出汗,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患者在平時吃什麼才能調理?

寶寶睡眠時出汗或稍一活動就出汗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在醫院就診的患兒中,有夜汗症及汗多的寶寶占了約70%,而其中因為患有佝僂病、肺結核、輕度貧血等疾病造成多汗的只占極少數,絕大部分的寶寶查不出特殊疾病,醫生在多數情況下回答是小兒生理性出汗,無需治療。

雖然寶寶的生長發育一切正常,排除了上述各種病症,無需治療,但出汗太多總讓人擔心。據我觀察,寶寶除了穿衣或蓋被過多引起多汗外,與飲食也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的家長不再擔心寶寶營養不良,而是要擔心營養過剩,許多寶寶幾乎天天都吃高熱量的魚蝦,寶寶們都愛吃鮮嫩的魚蝦,家長也認為魚蝦比肉類更有營養。還有一點,對於牙齒還沒完全長齊的寶寶來說,魚蝦更容易咬爛,而肉類及各種蔬菜因嚼不爛,在下嚥的過程中容易噎著,寶寶噎了幾次後就不再願意吃了。

民間有句老話:"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魚蝦吃多了,內熱重,寶寶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特別容易出汗,白天常常是一活動就出汗,晚上更是汗多濕了衣服或被子。

2.因內熱重、能量大,寶寶精神旺盛,一天到晚玩個不停,不知疲乏。

3.有的寶寶因長期大量出汗使得津液耗損過多,表現為口唇、舌面發紅、發幹,手心、足心發熱,口幹,大便乾燥呈顆粒狀,甚至造成肛裂。

4.脾氣急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

5.因出汗過多,津液耗損,水分減少,有些寶寶的皮膚偏黑。

6.因內熱重,寶寶容易上火。一旦受涼感冒,寶寶容易發高燒並常伴有扁桃體發炎。

7.鼻子容易出血。

1.脾胃虛弱的寶寶,不能吃冷飲,儘量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多數寒涼,在冬季應儘量不吃。

2.黑黑瘦瘦、胃口不好的寶寶,家長可以去中藥店買一兩雞內金,在粉碎機裡打成粉狀。取一小勺雞內金,加半勺紅糖放入碗中,沖入少量開水,在飯前半小時給寶寶吃,一日1~2次。

3.泥鰍湯:取泥鰍三四條,洗淨後放入油鍋內炸成微黃色,再加水,放入少量的蔥、鹽。寶寶吃泥鰍並喝湯,一周2~3次。泥鰍可以補氣虛、暖脾胃、止虛汗,適合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體虛盜汗的寶寶食用,有助於生長發育。

4.多吃山藥:山藥能健脾補虛,清淡滋補,適宜虛汗多的寶寶食用,家長可以給寶寶做山藥粥、山藥湯或蒸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