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發燒有點發抖

小孩在發燒的時候就會感覺到他們出現一些其他症狀表現的,比如說手發抖的,這是很多見的,那麼在發生的時候就必須要服用一些具有退燒功效的藥物,而且需要根據自己具體發燒的準確溫度來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這樣的話才可以做到對症下藥的,不會在服用藥物的過程中出現誤診的。

1.發熱程度分級(腋表)

(1)低熱37.5~38.0℃;

(2)中等熱38.1~39.0℃;

(3)高熱39.1~40.0℃;

(4)超高熱40℃以上。

2.按發熱時間長短可分為

(1)短期發熱發熱

(2)長期發熱發熱時間≥2周,有些可無明顯症狀、體征;

(3)原因不明發熱(FUO)發熱持續或間歇超過3周,經體檢、常規輔助檢查不能確診者;

(4)慢性低熱低熱持續一個月以上。

3.發熱的常見熱型

小兒熱型不如成人典型,近年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使熱型發生變化,同時熱型對疾病的鑒別診斷意義受到影響。

(1)稽留熱持續發熱,體溫波動很小,一般不超過0.6℃;

(2)弛張熱發熱體溫波動上下2~3℃,但未降到正常;

(3)間歇熱發熱回到正常至少24小時又發熱;

(4)雙峰熱24小時內發熱有兩次高峰;

(5)復發性或再發性發熱發熱多次發作,每次持續數日,發作期間1至數日體溫正常;

(6)不規則熱熱型無一定規律。

4.發熱的分期

在發熱過程中,由於產熱和散熱這對矛盾不斷發生變化,所以發熱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1)前驅期許多發熱疾病可無此期症狀。此期症狀持續時間,根據發熱疾病的具體情況而不同,主要表現為全身不適、疲倦乏力、食欲減退、情緒不穩定、低熱;有些發疹性疾病,在全身皮疹出現前,可有前驅疹,如麻疹前驅期時,口腔黏膜可出現克氏斑。

(2)體溫上升期特點是產熱多而散熱少,因此產熱佔優勢,故體溫升高。表現為皮膚蒼白、乾燥、無汗、“雞皮疙瘩”,觸摸患兒皮膚有冷感;如發生寒戰,預示將發生高熱。幼兒此時可出現驚厥現象。在寒戰期間,體溫多在38℃以上,並多數在數小時內達到高熱極期,如瘧疾、大葉性肺炎、敗血症、藥物反應性發熱等,以上為體溫驟升者。

體溫漸升者,指發熱初期為低熱,數天內由低熱逐漸上升達到高熱者,稱為漸升性發熱。漸升者常有前驅症狀,多數無寒戰現象,但有時可感覺發冷,如不典型的傷寒。有的呈驟升性發熱,這可能開始為低熱被忽略所致。另外,肺結核等疾病的體溫呈漸升性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