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油膩粘糊糊的
對於嬰兒來說,他們生命的方式一般體現在嬰兒的大便上,有很多寶媽們在給嬰兒把大便的過程中會發現嬰兒的大便不正常,因為寶寶的飲食一般都是吃母乳,或者是奶粉,所以寶寶的大便顏色看起來是非常大的,而且一般大便都比較稀,那麼嬰兒大便油膩黏糊糊的是怎麼回事呢?
只喂母乳的嬰兒在快到1個月時常常會由於“消化不良”而輾轉求醫,這是由於偏見所致。對嬰兒來說再沒有比這更麻煩的事了。 有的母親認為,母乳是理想的營養,所以排出的大便也應該是理想的。
母親認為理想的嬰兒大便應該是金黃色的、粘糊狀的、均勻的“有形便”,這是一種偏見。 其實,再沒有比母乳餵養的大便更難看了。顏色不一定是黃色的,常常是綠色的便多。也很少能看到均勻的大便,大都混有白塊或白疙瘩。
不僅如此,有時還混有透明的線條狀粘液。象打碎的雞蛋黃那樣沒有任何開頭的“腹瀉便”也是屢見不鮮的。一看到這種便,小兒科醫生就會知道是用母乳餵養的嬰兒。 對嬰兒的大便懷有理想主義的母親,當看到所謂“腹瀉便”後,除了吃驚以後,還會將這種“腹瀉便”看成是疾病。
在開始的兩周裡,大便次數是每天2~3次。後來突然每天增加到7~8次。這是因為一般的母親在開始時母乳並不十分充足,而到了這個時期後就漸漸地充足起來的緣故。 吃的奶量增加了,便量也就相應地增加了。
只要量量體重就清楚了。 如果身旁有一位用母乳喂大了幾個孩子的老人,她看了這種大便後就一定會說是正常的。但由於現在的家庭一般只有年輕夫婦,因而會馬上與鄰居的大嫂商量。當這位大嫂沒有用母乳喂這嬰兒,只瞭解用牛奶餵養嬰兒的情況的話,那麼就會說“這一定是消化不良”。
喂牛奶的嬰兒大便乾燥發白,而且有形,不是“腹瀉便”。以為大便應該有形的鄰居大嫂,如果是第1次看到用母乳餵養嬰兒的大便,那麼她認為是拉肚子,這也是很自然的。 另外,吃牛奶的嬰兒1天頂多大便2~3次。
但母乳餵養的嬰兒1天大便7~8次,這是常見的。往往由於大便混有粘液,次數又多,就認為一定是“消化不良”而去看病。 當對醫生說了每天大便7~8次而且混有粘液時,如果是位專門治兒童病的醫生就會說看看大便吧。
小兒科醫生是不會輕易相信母親所說的“消化不良”的。 醫生堅信母乳無菌,不會引起消化不良。實際上,即使從事了30年的兒科醫生也沒有遇到在出生後半個月到1個月內有需要治療的腹瀉。 兒科醫生一定會讓母親在換尿布時留點大便檢查一下,當醫生一看到大便,就會說這是用母乳餵養的嬰兒的大便,不必擔心。
假如這位醫生不太忙,還會量量嬰兒的體重,並且會告訴說與出生時相比增加了這麼多就不用擔心了。 不幸的是,那些不專門看兒科的醫生不親眼看看大便,只是聽憑母親的口述就說,如果是那樣的話,就開點消化藥吧。
於是就給消化藥。又因為大便是綠色的,擔心是“小兒維生素缺乏症”,就又給注射了維生素B。 假若母親相信說“這不是病”的醫生的話,那問題就解決了。嬰兒照例每天排數次大便,體重不斷增加,精神也好,每天生活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