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腎病能吃大蒜嗎

腎臟方面的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而且都是比較嚴重的,因為患者在最開始感染生病的時候,一般都和泌尿系統有著一定的關係,如果長時間不治療就很可能會導致腎衰竭或者是尿毒癥,為了保護我們的腎臟,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多吃一些能夠護腎的食物,那麼腎病能夠吃大蒜嗎?

大蒜有行滯氣,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作用。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

大蒜對防病治病雖有如此功能,但絕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過多生吃大蒜,易動火,耗血,影響視力,對胃腸道也有刺激作用。所以,陰虛火旺,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臟病和便秘者不宜多吃。由於大蒜有較強的殺傷力,在殺死腸內致病菌的同時,也會把腸內的有益菌殺死,引起維生素B2缺乏症,易患口角炎、舌炎、口唇炎等皮膚病。因此,建議每日食用3~4瓣蒜較科學,但不能空腹食用,也不可與蜂蜜同時服用。懷孕不宜多吃.

減少飲食中蛋白質含量,能改善氮質血症,減輕蛋白尿對腎臟的損傷,還有利於降低血磷和減輕酸中毒(因為攝入蛋白時常伴有磷及其他無機酸離子的攝入)。一般來說,每日給予0.6克/千克體重的蛋白質即可滿足機體生理需要並能預防營養不良。因而慢性腎病患者每日攝入蛋白質30~36克即可。蛋白質食物的選擇,應以魚、瘦肉、雞肉、牛奶為主,過多食用於營養供應無補,反而會加重尿蛋白現象。

在低蛋白飲食同時加用複方α酮酸效果更好。因為α-酮酸能夠結合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的含氮廢物,並將其轉化為營養物質。

另外,每日保證充足的熱量,每天30~35千卡每公斤體重。如果熱量攝取不足,會引起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增加含氮廢物的生成

慢性腎病患者常伴有維生素缺乏,這一方面與飲食限制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疾病使代謝異常有關。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葉酸等食物。這些維生素大多存於水果蔬菜中,如番茄、油菜、韭菜、柑橘、山楂等。

水與電解質的攝入要注意

當慢性腎病患者出現浮腫、少尿或無尿時應限水。總入量=不顯性失水-內生水+顯性失水+前一日尿量。不顯性失水=700~1000cc(經肺和皮膚丟失);內生水=300~400cc(體內代謝產生);顯性失水=嘔吐、腹瀉或引流量。

鈉的控制主要體現在少吃鹽。一般情況下要控制在5克/天,而當出現水腫、高血壓等症狀,或者到了尿毒癥時期,限制攝入量少於3克。同時,禁食任何醃製品、罐頭及各種加工食品。烹調時可用白糖、白醋、酒、蒜、五香、花椒、香菜、番茄醬等,使食物風味增加可口。

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對減輕腎臟負擔有很大的幫助。相反,辛辣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會進一步對腎臟造成損害,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2、調節尿液酸鹼度。患者可多食用一些鹼性食物來調節體內酸堿平衡,對身體恢復有很大的幫助。此外,酸性食物能夠使尿液酸化,進一步調節體內酸堿平衡。

3、大量飲水:腎盂腎炎患者在發病期應大量飲水,以增加尿量,促進體內廢物和毒素的排出。

4、提供豐富的營養,包括充分的熱量、數量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