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周檢查胎位正不正
胎位改關乎著寶寶在子宮裡是否發育健康,准媽媽是否能正常生產。在定期的孕檢中,醫生都會反復的檢查胎位,由此來判斷孩子的位置。做B超時,醫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孩子大約在什麼位置,然後用儀器找到孩子。因為孩子在母親的子宮內部是會自己動的,所以在臨產前要好好檢查,避免生產過程中發生意外。那麼多少周檢查胎位正不正?
1、正常情況下
懷孕七個月左右時,產檢就會自動增加胎位檢查項目,孕婦像之前一樣正常檢查就可以,一月兩次。此時出現胎位異常,醫生會幫助孕婦糾正,所以不用過分擔心。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妊娠三十到三十二周之間糾正胎位最佳時段。
2、發現胎位不正情況下
懷胎32周以前,若檢查出胎位不正,可在遵醫囑的前提下調整胎位,如胎位糾正操等。這個只針對32周前孕婦而言,因為32周後胎兒變大,羊水減少,胎位姿勢已經固定,通常難以改變。等到胎兒36周以後,即使發現胎位不正,也很難改變胎位,只能提前與醫生商討分娩方式,避免出現意外。因為此時胎兒活動空間有限,在臨產時胎位轉正的情況又是極少。
胎位不正的原因:
胎位不正的產生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胎兒妊娠周數大小、骨盆腔大小與形狀、子宮內胎盤大小與著床的位置、多胎次經產婦鬆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臍帶太短、是否有子宮內腫瘤或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等。
1、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
2、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