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神經病變吃什麼藥
神經損傷的病症是比較嚴重的,所以並不是吃一些藥物就可以修復的,因為神經損傷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僅僅比癌症輕一點點,所以一定更要重視起來,進行全面檢查找出神經損傷的原因並且配合醫生根據自己的病情來進行治療。
臨床表現
臨床上周圍神經病變,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腓腸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等。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但電生理檢查往往呈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均有累及。臨床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感覺障礙嚴重的病例可出現下肢關節病及潰瘍。痛呈刺痛、灼痛、鑽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時劇疼如截肢痛呈晝輕夜重。有時有觸覺過敏,甚則不忍棉被之壓,須把被子支撐起來。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晚期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可對稱,可不對稱,但以雙側對稱性者多見。
周圍神經病變在體征方面有: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②震動覺減弱或消失;③位置覺減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覺減退為明顯。
病理特點
大直徑有髓神經纖維減少、出現再生神經纖維簇和缺乏典型洋蔥球樣結構是這個家族及其他文獻報導的顯性遺傳性HMSNⅡ型的主要病理特點,撕單根神經檢查一般沒有明顯的脫髓鞘和髓鞘再生改變,個別有髓神經纖維出現髓鞘變薄提示繼發性的脫髓鞘和髓鞘再形成。由於大有髓神經纖維的減少導致有髓神經纖維的直徑呈單峰分佈,有髓神經纖維的再生導致小有髓神經纖維數目明顯增多,使有髓神經纖維的平均密度沒有明顯的減少。活動性的軸索病變很少出現,僅個別病人出現軸索腫大,巨大軸索可以出現在巨軸索神經病〔8〕及其他許多周圍神經病,在更多的情況下為非特異性改變。
疾病治療
西醫治療
1、病因治療:中毒引起者應立即阻止毒物進入人體,脫離中毒環境及毒性物質。由藥物引起者,原則上應儘快停藥。總之應積極採取措施去除病因。
2、一般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各種原因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都可使用大劑量B族維生素,vitB1、B6、B12,重症病例使用ATP,輔酶A。疼痛明顯者使用止痛劑、鎮靜劑,如卡馬西平等。有炎性脫髓鞘病變都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也可使用血管擴張劑煙酸(50~100mg/次),地巴唑5~10mg/次。
3、加強護理:肢體保持功能位,勤翻身以防止褥瘡及肺內感染。
4、恢復期:功能鍛煉、針灸、按摩、理療。
對受壓的神經採取手術治療,從而恢復患者的感覺和肌肉力量。神經減壓術可以在手臂、手、腿和腳上進行,通過切開韌帶或纖維組織,松解神經通路上的受壓部位。這使神經所受的壓迫減輕,改善神經的血供,並使神經可以隨鄰近關節的運動而滑動。
對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的減壓可以改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自然病程,因為正是神經局部受壓導致臨床症狀的發生。
手術並不能解決糖尿病代謝異常帶來的神經病變,但是如果在神經受壓的早期和中期即接受減壓術,可以恢復神經的血運,使麻木和刺痛的症狀消失,並使肌力得到恢復;在神經受壓後進行減壓術,仍有助於神經再生。但若等到神經的損傷已經不可逆時才進行治療,則很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