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管炎怎樣治療?
因為免疫功能出現問題而出現血管炎,所以稱為免疫性血管炎,這種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如果病情發作的話,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熱症狀,另外會感覺到全身乏力,與此同時還會出現皮膚損傷的情況,最容易出現在下肢和臀部等部位,那麼針對免疫性血管炎,目前的科學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免疫性血管炎怎樣治療?
免疫性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炎症和壞死而導致多系統損害為病理特徵的一組自身免疫疾病,臨床表現具有複雜多樣性和重疊性,免疫性血管炎的預後與受累血管大小、種類、部位及臟器受累有關,重要器官的小動脈或微動脈受累預後差。免疫性血管炎病程呈復發與緩解交替出現,常見的死亡原因為腎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及心肌梗塞等。
免疫性血管炎臨床表現千變萬化,發病機制和病理表現類似,臨床治療上具有統一性,但是西醫在治療上相對比較單一,首選糖皮質激素,急性期大劑量衝擊治療,對於一些激素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則合用免疫抑制劑,大量長期應用副作用大,易產生依賴性,且不能有效地阻止其復發,有時可將病情暫時緩解,但每次緩解後多不能徹底治癒。激素用量大,在減量過程中復發,重新加大激素的用量,常致使病情惡化,造成臟器損傷。治療免疫相關性血管炎的策略很重要,認為,首先要明確病變的活動性和重要臟器受累的嚴重程度,綜合兩者,詳細分析後幫助決定臨床治療策略,估計風險和收益比,判斷預後。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免疫性血管炎,通過合理用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互為支持,互為補充。
在西醫治療上,會應用小劑量激素,病情較輕或病情穩定的患者可以選擇口服強的松治療,並做到善於調整激素的用量及給藥方法,做到能夠用最少的藥物,取得最大的治療效果,將藥物的不良反應、毒副作用降到最少;對於出現重要臟器損傷的患者,合用小劑量免疫抑制劑,改變以往的給藥方法,無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
中醫治療貫穿于血管炎治療始終,運用中醫辨證論治,對免疫性血管炎各個時期通過中藥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體質,有效防止和減少激素減撤過程中復發的危險性。急性期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肌肉、皮內、經絡,證見四肢關節遊走性疼痛、腫脹、結節性紅斑、潰破、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納差乏力、下肢腫痛等,中醫採用清熱解毒,利濕化濁、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外邪留滯日久,耗傷氣陰,氣血運行不暢,凝澀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膠著難解,病邪以痰、瘀為主,中醫採用化痰祛淤、行氣活血中藥治療。疾病後期患者氣陰兩虛,陰津虧損,同時肝腎陰虛,脾腎陽虛,中藥治療以滋補肝腎、溫陽健脾、活血化瘀為法則。免疫性血管炎患者只要能夠堅持系統、規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多能獲得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