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左主幹狹窄

左主幹狹窄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這種原因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種疾病,所以當出現左主幹狹窄的時候,應該要及時的就醫,根據醫生的方法進行手術切開左主幹。左主幹狹窄這種情況主要是通過心臟外科搭橋手術以及藥物圖層支架的方法進行治療的,但是手術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冠脈左主幹病變因病灶比較複雜,死亡率高,一直被列為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禁區,標準的治療方式是心臟外科搭橋手術。然而搭橋術風險性較高、死亡率高、恢復慢,一般接受率低。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的進步和藥物塗層支架的應用,介入治療在左主幹病變的治療中逐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憑藉手術風險小、死亡率低、恢復快等優點已經佔據了主力軍的位置。

解剖病理學觀點而言,左冠狀動脈主幹分出前降支和迴旋支,支配著左心室絕大部分區域的供血。左主幹病變是指冠狀動脈直徑狹窄程度≥50%的病變,最多見原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當左主幹完全或未完全閉塞時,患者發生致命性左室功能不全和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性極高。在血運重建(冠脈搭橋、介入手術)時代之前,左主幹嚴重狹窄患者的3年死亡率高達63%。本世紀進入血運重建時代,雖然已經積極的血運重建治療,但是3年死亡率仍然較高達9%。

心臟裡面的血管就像是一棵大樹,有樹幹、樹莖、樹丫等,分別稱為左主幹、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右冠等。如果重要的血管發生了阻塞,心臟就如同缺水的大樹,就會乾枯、衰竭。李愛先院長介紹左主幹的病變並不少見,患者常常表現為急性冠脈綜合征形式,伴有頑固的胸痛、心絞痛、血壓降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等。嚴重時會發生休克、猝死等。

在左主幹病變進行支架後,仍然存在再狹窄的風險,所以即便是手術很成功,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按時服藥,定期進行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