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靜脈狹窄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髂靜脈狹窄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吧,也不知道這種疾病的發病症狀,所以建議大家可以來瞭解下面的文章,增加大家對於髂靜脈狹窄的認識。當出現髂靜脈的時候,會導致患者出現輕度的水腫以及月經期延長等,希望患者可以及時的做好檢查,治療髂靜脈狹窄的情況。
髂靜脈受壓和(或)存在腔內異常粘連結構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髂靜脈壓迫不僅造成靜脈回流障礙和下肢靜脈高壓,也是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和淺靜脈曲張的原因之一,同時是繼發髂-股靜脈血栓的重要潛在因素。
病因
主要原因是由於解剖因素導致的。左側髂總靜脈後面是腰骶椎,前面為右側髂總動脈,當髂靜脈受到上述解剖結構的前後壓迫,靜脈壁反復受到壓迫刺激,導致左髂總靜脈慢性損傷、粘連,管腔變窄。繼此,血液回流障礙,久之導致左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淺靜脈曲張、甚至深靜脈血栓形成。
臨床表現
病變早期主要為下肢腫脹和乏力。患肢僅有輕度的水腫,尤其長期站立和久坐時出現。女性腰骶生理性前突明顯,更易發生,女性患者可有月經期延長和月經量增多,以及因月經期盆腔內臟充血、靜脈內壓升高而使下肢腫脹等症狀加重。一旦波及到小腿和交通支靜脈瓣膜就會出現與原發性深靜脈瓣膜關閉不全的相似的症狀,表現為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水腫、色素沉著等。病變加重出現嚴重深靜脈瓣膜關閉不全的症狀,如小腿潰瘍等,或髂股靜脈繼發血栓形成。男性可出現精索靜脈曲張和不育。
檢查
1.下肢順行和(或)股靜脈插管造影是髂總靜脈受壓綜合征診斷的金標準。影像特徵是:受壓靜脈橫徑增寬,上粗下細,喇叭狀形態;局限性充盈殘缺,纖維索條和粘連結構陰影;不同程度的狹窄,如髂外靜脈受壓則有嵌壓陰影,靜脈閉塞或受壓移位元等影像;出現不同程度的盆腔側支靜脈;可見側支靜脈內造影劑排空延遲現象,提示髂靜脈回流不暢。
2.血管彩超和CT血管造影可瞭解髂靜脈的管腔及其內部血流,並瞭解與右側髂總動脈、腰骶椎之間的關係,有利於診斷髂靜脈壓迫綜合征。
診斷
需通過病史及查體明確患者下肢及盆腔靜脈高壓的表現,明確有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結合下肢靜脈造影、CT血管造影等可診斷。需要與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其他原因導致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