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上出血點
皮膚有出血點,主要指的是局部性的皮膚或者是廣泛性的皮膚,它屬於粘膜下的出血,屬於皮膚毛細血管發生破裂,如果用手去壓這些出血點有褪色的現象,這屬於紫癜的一種症狀表現。另外血管的因素,血管外的因素,都可能會導致這樣的表現,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皮膚有出血點是什麼病
(1)阿司匹林樣缺陷: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血小板釋放功能障礙。患者對阿司匹林特別敏感;血小板計數正常;PF-3有效性異常。臨床上皮膚紫癜分佈不均,黏膜出血明顯,外傷或手術時出血較嚴重。
(2)輕型血管性假血友病:有黏膜或內臟出血。有的患者出血時間延長;阿司匹林耐量試驗陽性;Ⅷ:C降低,ⅧR:Ag減少明顯;血小板黏附率可降低;血小板對瑞斯托黴素聚集性減弱。
(3)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亦即為免疫性血管性疾病。常有發熱、感染及全身不適的症狀。肢體出現對稱分佈、分批出現的紫癜,瘀斑、瘀點以手足伸面為主。常伴有腹痛。關節疼痛或腫脹、便血,有些患者出現血尿及水腫症狀。
常見病因
(1)血管外因素:血管周圍組織若因變性、萎縮和鬆弛,致支撐力量薄弱,則易發生出血形成紫癜。血管外因素多見於老年性或惡病質性紫癜,毛細血管與小血管稍受輕微外力撞壓即可引起破裂出血而致紫癜。
(2)血管因素:是指因毛細血管壁的損害,使血液從血管內滲出到血管外形成的紫癜。血管因素所引起的紫癜占全部紫癜的首位。
(3)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則止血功能減弱或喪失,均易致紫癜。
(4)凝血因數因素:凝血因數缺乏常致凝血障礙而導致紫癜。此類疾病較少,病因多為先天性,少數為獲得性(主要由肝病引起)。對紫癜病人應做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凝血時間、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皮膚黏膜微循環、血液流變學和凝血因數等有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