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髖骨發育不良
嬰兒髖骨發育不良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也是一種發病率並不高但是對於寶寶的健康影響特別大的疾病。如果寶寶存在著髖骨發育不良的問題,而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的話,甚至會對孩子日後正常的行動能力造成影響。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不同年齡段的嬰兒髖骨發育不良的治療方法。
1.新生兒和小於6個月患兒
診斷最好在新生兒期做出,一經發現立即治療。最常用Pavlik連衣輓具治療,對於Ortolani征陽性的髖關節恢復率達95%。Pavlik連衣輓具適合6個月內的DDH患兒,超過6個月者Pavlik連衣輓具的失敗率大於50%。治療前3周要每週複查檢查Pavlik連衣輓具穿戴後的情況,並做超聲檢查,如果髖關節復位且穩定則延長複查時間,直至超聲檢查正常。如果Pavlik連衣輓具治療3周仍然沒有重定則治療失敗,需要改用其他治療方法。Pavlik連衣輓具治療的併發症有:髖關節向下脫位,股神經、臂叢神經麻痹,股骨頭缺血壞死等。
2.6月齡到18月齡患兒
對該年齡段患兒,髖關節的半脫位或脫位應當通過閉合復位或切開復位進行治療,並將其作為首選治療方式,對於髖臼發育不良者可以採用支具治療。閉合復位必須在基礎麻醉下進行,術中關節造影顯示重定滿意且穩定,則給予人類位石膏固定,要求髖關節屈曲在100~110°,外展不能超過60°,過度外展的石膏和支具固定容易造成股骨頭缺血壞死;如果閉合重定不滿意或不穩定,則需要做髖關節切開重定,一般做單純髖關節切開復位加人類位石膏固定;石膏固定後在手術室透視瞭解髖關節重定情況。出院前複查髖關節正位片,必要時做CT或MRI檢查瞭解重定情況。出院後的部分複查可採用超聲檢查,以減少X線檢查次數。通常石膏固定3個月左右後再更換支具固定3個月左右。閉合或切開復位後髖臼發育的潛力很大,可以持續到復位後的4~8年,多數DDH患兒不需要二次做髖臼或股骨手術。
3. 18月齡到8歲患兒
大於18月齡的DDH患兒髖臼發育潛力很差,在做髖關節切開重定的同時多數需要做骨盆截骨術,4歲內的DDH患兒可以選擇Salter、Pemberton、Dega等骨盆截骨,對於脫位高、復位後關節壓力大、前傾角和頸幹角大的患兒需要同時做股骨近端的短縮、去旋轉和內翻截骨。對於大於4歲的患兒在做上述手術同時,對於手術後再次脫位等複雜情況,也可以進行骨盆三聯截骨手術。具體手術方式的選擇,醫生需要根據髖關節的病理改變、患兒年齡等因素來決定。
4.8歲以上患兒
對於8以上的患兒如果是雙側脫位則不進行治療,單側在Y型軟骨閉合前可以做Pemberton、Dega、三聯骨盆截骨,如果Y型軟骨閉合可以行Ganz骨盆截骨。Chiari骨盆截骨做為一種姑息性手術,對一些患兒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