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甲狀腺結節2毫米怎麼治療?

甲狀腺結節是醫學上的一種疾病,它用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甲狀腺裡面出現了腫塊。這個腫塊並不會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會隨著吞咽的動作來回移動。這就意味著在治療的過程中,結節會移動就會增加治療的難度。生活中有的人治療該病是可能需要手術的,除此之外甲狀腺結節2毫米治療方法是什麼?

1.實質性單結節

核素掃描為熱結節的甲狀腺單發結節,癌變可能性較小。冷結節多需手術治療。凡發展快、質地硬的單發結節,或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者或兒童的單發結節,因惡性可能大,應早日手術。

2.多結節甲狀腺腫(MNG)

傳統認為MNG發生癌的機會要比單發結節少。而用高解析度的超聲檢查發現許多捫診為單發結節者實際上是多發結節,現在認為兩者之間癌的發生率沒有多少差別。因此,對於MNG的處理首先要排除惡性。若sTSH降低提示為甲亢。若FNA細胞學診斷為惡性或可疑惡性者,應予手術治療。

3.摸不到的結節

近年來由於B超、CT、MRI的發展,在作其他檢查時,可意外地發現小的摸不到的甲狀腺結節。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人,一般無甲狀腺病史,也無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結節小於1.5cm,只需隨訪觀察,若結節大於1.5cm,可在超聲指導下作FNA,然後根據細胞學結果,再進一步處理。

4.放射結節

頭頸部接受放射治療者易發生甲狀腺癌,放射後早至5年,晚至30年。凡頭頸部接受放療後甲狀腺出現結節者,應作FNA確診。

臨床表現

1.結節性甲狀腺腫

以中年女性多見。在機體內甲狀腺激素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垂體分泌TSH增多,甲狀腺在這種增多的TSH長期刺激下,經過反復或持續增生導致甲狀腺不均勻性增大和結節樣變。結節內可有出血、囊變和鈣化。結節的大小可由數毫米至數釐米。臨床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觸診時可捫及大小不等的多個結節,結節的質地多為中等硬度,少數患者僅能捫及單個結節,但在作甲狀腺顯像或手術時,常發現有多個結節。患者的臨床症狀不多,一般僅有頸前不適感覺,甲狀腺功能檢查大多正常。

2.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

本症起病緩慢,常發生於已有多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年齡多在40~50歲以上,以女性多見,可伴有甲亢症狀及體症,但甲亢的症狀一般較輕,常不典型,且一般不發生浸潤性突眼。甲狀腺觸診時可捫及一光滑的圓形或橢圓形結節,邊界清楚,質地較硬,隨吞咽上下活動,甲狀腺部位無血管雜音。甲狀腺功能檢查示血中甲狀腺激素升高,由功能自主性結節引起者,核素掃描示“熱結節”。

3.炎性結節

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前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亞急性甲狀腺炎,其他感染少見。亞甲炎臨床上除有甲狀腺結節外,還伴有發熱和甲狀腺局部疼痛,結節大小視病變範圍而定,質地較堅韌;後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引起的,多見於中、青年婦女,患者的自覺症狀較少,檢查時可捫及多個或單個結節,質地硬韌,少有壓痛,甲狀腺功能檢查時示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甲狀腺微粒體抗體常呈強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