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脫肛會死嗎

脫肛是指患者的肛門沒有在裡面,而是一用力就會到外面,脫肛是導致細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經常會出現在便秘,腹瀉的過程當中脫肛在治療方面要注意,不能長時間的對廁所,在上廁所的時候必須要快速解決,另外不能用力過猛,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使用一些手術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的效果,並且患者要臥床休息。

保守療法

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臥位或仰臥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脫肛可以痊癒。

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臥床1~2周,堅持臥位排便,多可痊癒。

中醫療法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臥床傷氣、大便幹結,均可以出現脫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藥用炙黃芪、黨參、白術、升麻、柴胡、當歸、陳皮。便秘加熟軍;有熱加連翹、梔子;陰虛加玄參、生地。另外可以針灸百會、長強,病久加足三裡。

第一、內服治標:枳殼10克,升麻8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日煎服,一日兩次。補氣固脫。

第二、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勻。用麻油調成50%濃度的膏藥。睡覺前將藥膏塗抹於肛門上,然後用手輕輕地將肛門脫回,再用消毒紗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藥效果最好,如果較為嚴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療期間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第三、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礬各50克,水煎,待溫坐盆,先熏後洗肛門,每次20-30分鐘,每天早,中,晚各一次。禁忌: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兩種外用方,待脫肛回收後即停止用藥。

中氣不足型

證見:直腸粘膜或全層脫出,輕重不一,有的便時脫出,有的增加腹壓即脫出,粘膜色淡紅,粘液不多,裡急後重及肛門墜脹疼痛感不明顯,伴食納不佳.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中益氣,固攝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