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脂肪肝可以喝紅酒嗎

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過於肥胖還有過度飲酒和營養不良,糖尿病還有一些藥物和其他的病症都有可能會引起脂肪肝,只要發現的及時並且配合治療康復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患有脂肪肝的患者最好是不要喝酒,畢竟紅酒也是酒,裡面含有酒精的成分。

病因

肝臟是機體脂質代謝的中心器官,肝內脂肪主要來源於食物和外周脂肪組織,導致脂質在肝細胞內沉積的代謝異常機制並沒有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脂肪肝的形成與以下因素有關。

1.肥胖

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酒精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3.快速減肥

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4.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準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6.藥物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堿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8.其他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治療

1.一般治療

(1)找出病因 有的放矢採取措施。如長期大量飲酒者應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重恢復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總之,去除病因才有利於治癒脂肪肝。

(2)調整飲食結構 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製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適當增加運動 促進體內脂肪消耗。主要應選擇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上下樓梯、打羽毛球、跳繩和游泳等,以運動時脈搏為100~160次/分鐘,持續20~30分鐘,運動後疲勞感於20分鐘內消失為宜。

(4)適當補硒 能讓肝臟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水準,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

2.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尚無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藥物。西藥常選用保護肝細胞、降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堿乳清酸鹽、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也可用丹參、山楂、草決明、澤瀉、柴胡湯、五苓散等中藥治療。

預防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調配合理,做到粗細搭配營養平衡,足量的蛋白質能清除肝內脂肪。禁酒戒煙,少吃過於油膩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尤其要避免動物性脂肪的攝入。

2.適當運動

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

3.慎用藥物

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

4.保持心情開朗

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