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草治風濕
風濕是一種會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的疾病,而常見的風濕症狀就是關節變形和關節疼痛。在潮濕地區生活的人們,他們發生風濕疾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因為風濕主要和人體裡的濕氣有著密切關係。但是治療風濕的方法很多,除了使用現代西藥治療,其實中藥上也有很多草藥可以治療風濕,那麼有哪些草藥可以治療風濕疾病呢?
能治風濕的中草藥有哪些
1、蘇枝黃芪湯治風濕
配方:蘇枝節、竹枝節、桂枝節、松枝節、杉枝節各15克,桑枝節20克,黃芪20克,甘草3克,當歸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2、生苡仁治風濕
配方:生苡仁15克,蒼術、羌活、獨活、威靈仙、雲茯苓12克,防風光煎10克,川烏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黃炙3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關節疼痛,腫脹,沉重或肌膚麻木,舌苔白膩,脈濡緩為主要症狀的濕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3、熟地治寒痹型風濕性
配方:熟地20克,骨碎補、威靈仙各15克,淫羊藿、補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蒼術、知母各10克,川斷12克,制附片、麻黃炙、松節各6克,防風9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病程較久,關節變形,強直攣縮,屈伸少利,舌質淡或瘀暗,尺脈弱為主要症狀的寒痹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4、川烏治風濕
川烏能治風濕,但有毒,宜用制川烏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個小時,以減其毒。如服用後出現頭昏、舌麻、流涎、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呼吸減緩,是烏頭堿中毒之征,必須立即停服,並用綠豆、乾薑、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婦忌用。
5、穿山龍治風濕
穿山龍為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的根莖,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經,《中華本草》載其主要功效為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咳定喘,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氣管炎、跌打損傷、癰腫等。用穿山龍注射液治療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取得很好的療效。
6、鬼箭羽治風濕
鬼箭羽又名衛矛,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絡、解毒消腫、蠲痹止痛,它能治療瘀血阻絡而導致的諸多疑難雜證。因此,對於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綜合征等疾病,均可應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體實者可用至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