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腦子裡在想什麼

嬰兒的大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身為父母的你們可能不知道嬰兒腦子裡想的是什麼,但是父母可以從嬰兒的表現去判斷嬰兒想要的東西。如果父母可以知道嬰兒想什麼,那對於寶寶以後的學習是有很大説明的,因為根據寶寶的興趣愛好去選擇對應的培訓方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嬰兒的潛能的。

家裡的爸爸媽媽可能做不到,但是當代神經科學的研究工具,卻可以揭示嬰兒大腦中的秘密,向我們展示出,其實我們對嬰兒大腦裡發生的一切知之甚少。

是的,我們每天都為孩子著想,拼盡全力只為提高一點點起跑線。但事實證明,我們都忽略了孩子很多重要的天賦。

華盛頓大學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所副主任Patricia

Kuhl在一次演講中,舉到一個例子:

印度的一位母親,她會說克羅語,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我們都沒聽說過語言。她每天都跟自己的孩子說克羅語。克羅語的語言發展環境有多慘烈?這世界上說克羅語的,包括這位母親,只有800人。他們明白要傳承這種語言的話,必須對嬰兒說這種語言。

這裡有個關鍵的問題, 為什麼傳承一種語言不是對成年人說,而是對嬰兒說呢?

這就跟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有關。

嬰兒是“世界公民”

Patricia Kuhl認為0-7歲是語言學習的最關鍵時期,7歲以前的寶寶完有能力同時習得兩種語言,7歲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急劇下降。

Patricia Kuhl 將嬰兒描述成“世界公民”。她之所以這樣形容嬰兒,是因為無論她在世界的哪個地方進行研究,都發現,嬰兒都能夠區分任何語言的任何聲音。

如果嬰兒1歲之前習得僅一種語言,那麼他們將會跟成年人一樣受文化約束,永久失去作為“世界公民”的能力——具備掌握任意語言的潛能

在關鍵時期以前主要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和無意識的影響,最終演變成可以自如使用的語言。我們一般稱之為習得。

而關鍵時期以後的語言是學得的,比如我們學英語的過程就是通過背單詞、記語法等來進行有意識的學習。

可惜的是關鍵時期過了,7歲之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下降,每個人的學習能力良莠不齊。等到17歲後,語言的學習效率變得更低了,基本失去了第二語言學習的天賦。

想著等孩子上小學再學英語,ta都已經喪失最厲害的學習語言神器啦!你還怪孩子不用心不努力,想破腦袋都想不通為什麼孩子對英語就是不感興趣。孩子不僅學得吃力,心裡焦慮不比大人少。

*注意的是效率低不一定指學不會,研究說明,如果從小就是雙語者,長大後學習新的語言的效率也會比一般人高。

不要小覷真人的聲音

Patricia Kuhl實驗室讓兩組嬰兒在8-10個月裡學習了普通話——但一組嬰兒是在電視機前看玩偶上課,另一組嬰兒則通過電視上真人交流。

令人驚訝的實驗結果表明:面對電視、音訊、文本的學習效果基本無效,只有真人交流才行,也就是說社會認知的腦區控制著嬰兒的語言資料統計。

讓人類與嬰兒交談是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

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思考,線上系統真人發音對嬰兒的學習效果,要優於很多機器發聲;線下與教學者(一般是家長)的互動保證了他們理解並學以致用,不局限於人機對話。

嬰兒具有多語言同時學習的能力

Patricia Kuhl研究小組發現嬰兒對語言的資料統計不僅限於單種語言,而是你對他說什麼語言他就統計什麼語言。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與巴黎第五大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七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分辨兩種文法結構截然不同的語言,並開始這兩種語言的學習。雙語環境中的嬰兒會根據音高(pitch)與發音時間長短(duration)來區分兩種具有不同詞序的語言。小寶寶的大腦的運作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許多,能自動區分、建立好幾套語言系統。

多語言並行會有負面影響嗎?

無論孩子是一種語言還是多種語言環境下成長,語言的數量本身既不增大也不減少他們出現語言障礙或者遲緩的概率。也就是說,多語言並行學習並不會導致小孩“說話晚”或者“語言混淆”。

研究實驗中,研究人員將美國寶寶6-8個月時參與了普通話的訓練,結果發現這些上過普通話課的寶寶對普通話的敏感度比單一母語的寶寶強烈的多。

嬰幼兒具備成人無法複製的高效的多語言習得能力,早早開始英語啟蒙不會造成孩子語言混亂,更不會影響漢語的學習,若在語言關鍵期內能獲得足量的語言輸入,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雙語/多語者。

所以,對嬰兒會混淆多種語言的擔心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