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表面凹凸不平
扁桃體主要位於人體喉嚨上方和舌頭的最下方,所以通過肉眼觀察是可以直接看到扁桃體的。對於正常的人扁桃體來說,他們的扁桃體一般都是呈淡紅色,而且扁桃體表面也是光滑的。但是有一些人觀察自己扁桃體的時候,就發現在扁桃體表面出現了凹凸不平的情況,那麼扁桃體表面凹凸不平是怎麼回事呢?
中醫診斷:
本病多屬陰虛火旺的虛證,根據陰虛的臟腑不同,可分為肺陰不足與腎陰虧虛兩種證型。
1.肺陰不足證候:咽部幹焮不適,哽哽不利,微痛,微癢,喉核肥大而潮紅,喉核上有黃白色膿點或擠壓時有黃白色膿樣物溢出,乾咳少痰,症狀朝輕暮重,可伴有午後顴紅,五心煩熱,精神疲乏,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以咽部不適、喉核肥大潮紅、喉核上有黃白色膿點或擠壓時有膿樣物溢出、於咳少痰、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肺陰不足,不能滋養咽喉,加之虛火上炎,結於喉核,則喉核肥大潮紅,並出現種種咽部不適的症狀,虛火上炎,灼腐肌膜,致血腐肉敗,則喉核有黃白色膿點;肺陰不足,致宣降失調,則乾咳少痰;午後顴紅、五心煩熱、精神疲乏、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皆陰虛火旺之征。
2.腎陰虧虛
證候:咽部幹痛不適,咽幹不欲飲,喉核肥大或萎縮、潮紅,喉核上有黃白色膿點或擠壓時有膿點溢出,腰膝酸軟,虛煩失眠,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舌紅苔少,脈細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咽喉局部症狀及檢查所見與肺陰不足相似,可以腰膝酸軟、虛煩失眠、頭暈眼花、耳鳴耳聾等腎虛兼證上進行辨證。②病機:腎陰虧虛無以制火,虛火上炎於咽喉,故有咽喉幹痛等不適,腎精不能上奉,則頭暈眼花、耳鳴耳聾、口幹;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則虛煩失眠;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西醫診斷:
1.有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病史。
2.咽部有幹、癢、隱痛,異物感或吞咽不利。
3.雙側扁桃體及舌齶弓慢性充血,扁桃體腫大或萎縮,表面凹凸不平並有瘢痕,粘膜下有黃色點狀物,擠壓扁桃體有乳酪狀物從隱窩口排出。兩側下頜角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或無。
4.單純型扁桃體炎:一般全身體征不明顯。病灶型扁桃體炎全身可有不適感、頭痛、乏力、易倦、低熱及心、腎、關節等方面扁桃體源性疾病所反映的體征。
5.實驗室檢查:病灶型扁桃體炎多有白細胞總數和抗溶血性鏈球菌素“O”稍升高,紅細胞沉降率稍增快。
西醫診斷依據:
確定慢性扁桃體炎診斷的主要依據是: (1)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 (2)扁桃體表面有條狀疤痕,使隱窩口界限欠消。有時隱窩口有乾酪樣點狀膿栓,擠壓後有乾酪樣物排出。 (3頜下區捫及質軟,活動的淋巴結,常無壓痛。 (4)扁桃體大小不是扁桃體有無炎症的唯一診斷依據。兒童時期,扁桃體多呈生理性肥大,表面無明顯疤痕,隱窩口界限清楚,不要誤認為是扁桃體炎。反之,體積小的扁桃體有可能是慢性炎症,纖維組織增生的結果。 (5)應注意與慢性咽炎鑒別。後者主要表現為咽幹、咽梗、異物感等,症狀持續,多無發熱及咽痛反覆發作史。
西醫鑒別診斷:
1.扁桃體角化症
為扁桃體隱窩口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形如黃白色角狀或尖形砂粒樣角化物,觸之堅硬,根基牢固,不能拭掉,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或感覺咽部不適或異物感,可同時發生於咽後壁、咽側束和舌根等處。病程較長,多發生於30歲以前的青年。病因尚不明確,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2.扁桃體腫瘤
一側扁桃體迅速增大或扁桃體腫大而有潰瘍,均應考慮腫瘤的可能性。如扁桃體肉瘤,早期可局限於扁桃體黏膜下,表面光滑,主要症狀為一側扁桃體迅速增大,常有頸淋巴結轉移,以青年人較多見,活檢可確診。
3.扁桃體症狀性肥大
系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如患白血病時,扁桃體可呈對稱性腫大。有時咽部症狀可為其首發症狀。根據周圍血象及骨髓象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