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爸媽:冬季泡腳要注意3件事
寒冷的冬季,睡前泡個熱水腳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老人家。泡腳說起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也並不是毫無講究,尤其是老人家,在泡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水溫、時間,同時,如果患有某些疾病,最好不要泡熱水腳。
老人冬季泡註腳意3件事
1.腳盆的選擇
中醫講究,泡腳需讓水浸泡到小腿,因此最好選擇桶而不是盆來泡腳,另外,桶的底面積要足夠大,要讓雙腳可以在放鬆狀態下接觸桶底。
材質方面建議優先選擇木質的桶,因為金屬材質導熱過快,容易導致燙傷,而普通的塑膠桶保溫效果很差。
市面上常見的足浴盆也是可以使用的,儘量選擇重量較輕、具有排水功能的,以避免老人過多的搬動重物。
2.泡腳的水溫
由於老年人的足部神經多會有些退化,對熱水的感應比較遲緩,因此泡腳時的水溫一定要控制在40度左右,不然容易導致燙傷。
3.泡腳的時間
對老年人而言,泡腳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一般泡20-30分鐘即可,低血壓和身體比較虛弱的老人,每天泡腳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泡腳,否則會影響消化。
另外,在家泡腳最好選在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左右進行,由於泡腳會使血液迴圈加速,所以不要馬上入睡,可以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
3類人不宜熱水泡腳
1.陰虛體質的人
對於陽虛怕冷的人,熱水泡腳能溫通經絡、活血化瘀。但是對於陰虛體質的人來說,泡腳恰就如“火上澆油”,不但達不到保健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導致“上火”。
2.心腦血管病患者
由於高水溫會刺激神經、加速血液迴圈,短時間內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過熱的水泡腳,否則會有加重病情的危險。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易出現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而且這種病變非常隱蔽,患者自己往往不易覺察。出現神經病變後患者試不出水溫,極易被燙傷。而且水溫高也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足病情惡化。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