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患癌去世曾拒絕化療 腫瘤專家:化療不是折騰病人
【環球網報導】11月11日,臺灣文化名人曾仕強去世的消息傳遍網路,享年84歲,他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等作品,也收貨了很多粉絲。
2016年他被檢查出癌症,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他曾在鏡頭前樂觀地談到自己患病後的生活,他說:“生死是有命的,那過程很重要。我們要欣賞那個過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這個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還已經擴散,無從開刀起。他又八十幾歲了,經不起化療的折騰。那怎麼辦呢?那只好快快樂樂地面對它。所以每個人來看我的時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沒有什麼,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裡叫苦連天。”
曾仕強先生也在講座中多次談及人生。他曾笑言,人生是來享受過程,而不是來計較結果的。“其實結果很簡單,結果每個人都一樣——三尺高,三尺寬,六尺長。不要結果論,那個過程的曲折才是我們享受的歷程。”
先生的樂觀和豁達讓人很敬佩,但是作為醫生,卻有不同的看法!日前,針對微博上發佈的消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的張曉東主任醫師卻認為對百姓有誤導之嫌!
張曉東主任醫師為先生樂觀面對癌症的心態點贊,特別是“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叫苦連連”!生老病死很多時候人類不能左右,人生要樂觀面對的不只是疾病!
但她表示,看到這樣的報導,作為腫瘤科醫生又不得不說有點“誤導百姓”——化療是折騰病人!
下面來看看張曉東主任醫師從一個腫瘤醫生的角度來做專業解讀——
我早就說過,每個人患癌症的情況都不同;化療也不是折騰,折騰的是本不該治療的“治療”!其實,年過80歲患癌太正常了,原本癌症就是老年病!患者是否需要治療和怎麼治療是醫生的事情。患者可以因為各種原因不接受治療,唯獨不要因為被誤導而放棄治療!
化療不是折騰,錯過最佳時機就沒了
這樣的微博文傳遞給患者的資訊就是化療是折騰!我告訴大家,化療的作用有二個:一是讓腫瘤縮小為治癒創造機會;二是改善生活品質!
這第二條是寫進各國治療指南的,晚期患者主要受益于化療改善生活品質,前提是化療要有效,以胃癌為例,聯合化療患者有效率35-45%,也就是說有55-65%的患者在對大家說“化療無效,是在折騰,在加速死亡”。而化療有效的35-45%的患者都在偷著樂,只有我在微博秀各種成功的案例,這就是中國現狀!
其實,患者死亡不是化療所致,是化療無效使疾病進展不能控制所致!如果患者自己不是因為被誤導而放棄治療我堅決尊重和支持,就怕先是拒絕治療,吃各種“神藥”,之後又找醫生“拼命”要求化放療,這是臨床最頭疼的事情。腫瘤治療真的是“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
正如最近美國“酸堿體質”大師宣傳的神藥一樣,很多人面對癌症不是首先相信醫生,而是盲目找神藥,結果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再來找醫生就已經來不及了。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治療方案是醫生綜合考慮決定的
癌症也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癌種對化療的反應和預後都不同,例如相對胃癌、乳腺癌的化療療效好,生存期也長!如果人的一生一定要患一種癌,所有的醫生都會選擇甲狀腺癌。可見都是“癌”,但千差萬別!
相同的癌也不能一概而論,早期癌相對晚期癌預後太好了,例如胃癌,早期治癒率高達90%以上,晚期胃癌治癒率不足5%。
所以,癌症患者到底治與不治聽誰的?張曉東再次強調,醫生是根據患者的癌種、分期、化療敏感性、年齡、身體狀況、生活品質、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等綜合考慮決定治療方案的!
每一位癌症患者在初診初治時,醫生都會權衡各種因素做出綜合判斷,有時都不是一位醫生可以決定的,要經過多學科綜合討論決定如何治療患者最獲益,獲益到什麼程度,可能的風險是什麼,並且充分與患者和家屬溝通!
患癌後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對,是否治療和怎麼治療要聽醫生的客觀、科學的分析判斷。
化療既不像傳說的那麼恐怖,也沒有那麼神奇,其實,現代的腫瘤化療藥物的改進,有很多輔助用藥支持,大大降低了化療副反應,患者基本都可以耐受不良反應,特別是老年人,只要合理的用藥,耐受性和療效都比年輕患者好!
張曉東醫生表示,如果這段新聞稿讓她來寫會是這樣的:“臺灣文化名人曾仕強先生于2018.11.11日在臺灣辭世,享年84歲。2016年他被檢查出癌症,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老先生沒有做治療,他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叫苦連連,走完了自己光輝的一生,完美謝幕!”
怎麼叫不折騰哪?在有機會和有希望控制腫瘤時積極配合醫生做治療;在治療無效或身體不能耐受治療時,微笑面對每一天,不折騰!
張曉東醫生由衷地提醒百姓,按時做早癌篩查是抗癌最有效的措施!早診早治是免除化療之苦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