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動路是什麼症狀
當老年人到達一定歲數的時候,身體各方面由於在退化,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會感到比較疲累。因此掛在他們嘴邊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了走不動路了,但是由於很多人沒有切身體會,都不知道走不動路在人體上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症狀表現。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來具體介紹一下走不動路是什麼症狀吧。
你有沒有經常聽到身邊老人說:老了,走不動路了。走不動了,大多是和年齡有關,其原因在一種病——膝關節炎!
骨關節炎也即關節老化,是人體衰老的一個表現,有研究表明,在60歲以上,特別是女性人群當中,50%以上的人會出現不同部位的骨性關節炎,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疾病肯定會加重。
一般來說,進入30歲以後,骨關節進入平臺期,到了35歲以後,關節開始退化。有的人40-50歲時,就開始出現膝關節痛、上下樓梯膝關節酸痛、無力等症狀。
其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是骨關節炎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老年人膝蓋痛、走不動路大多是患有膝關節炎所致。
如何辨別膝關節炎症狀?
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表現為膝關節僵硬,輕度不適,上下樓會有疼痛,同時伴有膝關節腫脹、怕寒。隨著年齡的增加或者疾病的發展,會出現關節的疼痛,嚴重的時候出現持續性疼痛或者夜間疼痛,再嚴重可能出現關節變形,導致畸形。
很多老人上下樓,特別是下樓的時候,感覺到膝關節疼痛,支撐不住或者腿發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警惕膝關節炎。
一旦出現膝關節炎症狀,首先要調整你的工作生活方式,注意休息,避免反復不良刺激對骨性關節炎的影響。及時改變生活、運動方式,適當休息,早期還是能夠減輕症狀的。同時要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功能的訓練,例如打太極拳等,對膝關節炎的治療也有好處。
很多人會選擇貼膏藥來治療骨關節炎,中藥類和西藥類的膏藥對於症狀的減輕是有一定幫助作用的,但是對於疾病的發展或者延緩發展沒有太多的幫助。
除了口服止痛藥物外,臨床上常用的是氨基葡萄糖類的藥物。氨基葡萄糖是關節軟骨的成分之一,有一定的潤滑作用。這個藥物在國內外熱銷的都是氨糖與硫酸軟骨素的複方產品,沒有什麼副作用,可以長期吃。如果說按照療程來講,建議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吃三個月、休息三個月,看病人的情況,如果還好,再吃三個月。
有些老年人胃不好,不敢吃藥,可以選擇氨糖軟骨素咀嚼片,咀嚼片劑經過口腔消化酶初步消化後再經過胃腸系統,可以避免直接接觸胃腸粘膜,減輕腸胃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