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嬰兒耳朵流黃水
剛出生的嬰兒各個器官發育不全,尤其是在第一個月的時期,一定要細心照顧,不要被病毒或細菌感染,但有的家長發現一個月嬰兒耳朵流黃水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出現流黃水的情況,多半是嬰兒患上了中耳炎,這與感冒或是耳朵裡進了水有一定的關係,一般嬰兒會哭鬧不止,並用手抓耳朵。
寶寶耳朵流黃水可能因為中耳炎
寶寶耳朵流黃水多發是小兒中耳炎,而寶寶中耳炎一般是因為感冒、受到細菌感染或是耳朵裡面進了各種液體,比如洗澡水、髒水、奶汁。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哭鬧、煩躁、抓耳撓腮、耳朵有臭味、流黃水,那麼就可以初步診斷為小兒中耳炎。
媽媽在寶寶中耳炎初期可以試著滴點氯黴素眼藥水在耳朵裡,每日1、2滴,早晚各一次。如果兩三天未見好轉並且高燒不退,那麼必須送寶寶前往醫院就診,醫生一般會採取抗生素類藥物消炎治療。
寶寶耳朵流黃水可能因為濕疹
如果寶寶患有濕疹,尤其是耳朵濕疹,那麼耳朵流黃水就是伴隨症狀之一,一般會出現耳部濕疹形成的黃色結痂現象。
要想緩解濕疹引起的流黃水現象,必須要先治癒寶寶濕疹,寶寶濕疹消失後,耳朵流黃水的現象也會隨之消失。
寶寶耳朵流黃水可能因為外耳道炎
外耳道與其他地方皮膚一樣有毛囊,當細菌侵入外耳道毛囊時,就會引起外耳道炎。媽媽在幫寶寶挖耳朵時,或者給寶寶洗澡、游泳時,細菌都有機會乘虛而入。
當寶寶患外耳道炎時,常常伴有發熱、哭吵的現象,大一些的寶寶會訴說耳痛,會不願意讓大人摸看患側耳朵,且不願意向患側睡覺,怕受壓而痛。如果寶寶的外耳道有單個或多個膿腫,破潰後會流膿,媽媽應帶寶寶去看五官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