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

每次到醫院看病的時候都會使用抗生素,因為不管是炎症,還是感冒,抗生素是西藥也是抑制病情症狀最快的藥物,但是抗生素也有副作用,比如會引起菌群失調確實是如此的,因為抗生素有的會導致患者過敏,或者出現一些不良的併發症,還有的就是影響到經常的菌群,所以大家要根據身體的反應來選擇調理方法。

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現象

如果感冒了到醫院看病,常常會為了治療炎症而服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和炎症的藥物,療效非常顯著,自從它誕生以來已經將無數病人的生命從感染中解救出來。

然而,抗生素在殺死病原菌的同時,也將腸道內的細菌一同殺死了。而且,由於多品種、大劑量地使用抗生素,產生出了許多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動不動就很隨意地使用並不需要的抗生素,這說明在如今的日本醫療機構中的確存在著濫用抗生素的現象。

在殺死病原菌的同時,將腸道內的細菌也殺死了

所謂的菌群失調現象,一般是指從過去的常在有益菌佔優勢的狀態,變為有害菌佔優勢的狀態。它原本的意思是指由於生活習慣、飲食生活等原因引起的有害菌增加的狀態,這裡專指因為抗生素引起的。

抗生素對病原菌有很強的作用,能殺死病原菌(但是對病毒無效)。病原菌有很多類型,因此必須有選擇地使用抗生素,否則就沒有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什麼樣的抗生素,如果長期使用都有可能使腸道內的細菌滅絕。根據抗生素和個人體質的不同,有時只服用一次,就會改變腸道內菌群的構成。

在將腸道內的細菌統統殺死以後,腸道內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那些對抗生素耐受性很強的有害菌反而有了可乘之機,一些原本在人體健康的時候溫順老實的細菌也會抓住機會,開始"暴動"。這樣一來,有益菌大量死亡,有害菌卻不斷大量繁殖,這就是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現象。

長期服用抗生素後,常常會引起腹瀉,這就是出現菌群失調以後有害菌大量繁殖的表現。如果又同時感染了病原菌,就不僅僅出現腹瀉了,病原菌還會侵入血液和其他臟器,有時還會引起敗血症、腹膜炎、膿腫等。

但是,如果害怕這樣的副作用,而拒絕使用抗生素也並非明智之舉。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使用。

在服用抗生素時,巧妙地攝取乳酸菌

由於服用抗生素會造成有益菌死亡,那麼在吃藥的同時吃些優酪乳,這樣是否比較好?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在服抗生素的同時即便吃優酪乳,也沒有效果。在連續數日服用抗生素以後,腸道內的細菌就會被大量消滅,在這之後1~2周,吃些優酪乳,可以幫助腸道內細菌的恢復。

另外,四環素類的某些抗生素會和酸牛奶中的礦物質的金屬離子發生反應,有可能妨礙藥物的療效。所以如果服用乳酸菌製劑,不管服用何種抗生素都要在2個小時以後。

有時醫生會根據服用的抗生素預先開一些沒有滅活的乳酸菌製劑,經常服用抗生素的人請向醫生諮詢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