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慢性病患者如何安然過冬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硬化,心肌缺血、缺氧造成心肌急性壞死的一種心臟病。中醫認為“寒主收引”,寒冷刺激、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均可收起急性心肌梗死,而其冬季發生率是全年的50%。此時,養生防病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尤其不要讓腳受涼,以免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發生心肌梗死;飲食調理宜清淡、多樣化。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少食脂肪、高糖食物,還要戒煙戒酒;適當加強體育鍛煉,但不可過猛過量,以散步、打太極拳為好;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勿過喜過悲,過度緊張。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醫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痹症”。此病多見於青壯年女性,表現為關節腫、痛、熱。嚴重者關節變形,強直,累及全身多個臟器。此類患者多怕冷,冬季氣候寒冷可加重病情,使關節疼痛加重,特別是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直嚴重。

此類患者在冬季首先要加強營養,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質和纖維素的不足可以導致疾病後期全身性骨質疏鬆,所以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鈣。二是注意保暖,防止寒涼的刺激。在室外運動注意保暖的同時,加強對關節的保護。平時天氣過冷時儘量減少外出。可在家中做熱敷、熱水浴等。

氣管炎

氣管炎患者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中醫理論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形寒就是指身體受涼,飲冷就是指喝涼的東西,兩者過之則傷肺。氣管炎患者多因肺氣不宣、肺氣上逆而致咳嗽,所以冬季的寒冷容易造成氣管炎的高發。

慢性氣管炎患者冬季防復發的關鍵就是保暖。減少外出,戴口罩防止冷空氣刺激,室內通風換氣,以防感冒而誘發氣管炎;適當室外體育鍛煉,如慢跑、打太極拳、做操等,以增強體質;飲食上禁食寒涼之品,禁食橘,因為橘子生熱生痰,食後可加重咳嗽。可多飲冰糖梨水潤肺止咳。百合粥中的百合也有利於體弱多咳之人。

低體溫綜合征

低體溫綜合征是一種機體受寒冷刺激後,以體溫降至35℃以下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病人自覺畏寒怕冷,皮膚濕冷,四肢冰涼,不願起床。中醫認為,冬季是閉藏的季節,許多動植物都冬眠了,而人體的陽氣就尤為重要,這主要指的是腎陽。低體溫綜合征所表現的正是腎陽虛的症狀。所以預防的方法主要有:選擇陽光充足的房間作居室,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加強營養,多吃含熱量高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還可選擇一些補腎壯陽的中成藥或中草藥,如桂附地黃丸等。

慢性腎病

相關研究表明,多數腎臟、泌尿系統疾病在冬季高發。中醫早已從養生的角度論述了冬季與五臟中的腎相關,因此要注意冬季養腎。

中醫認為各種慢性腎病都與腎虛有關,當然根據具體病情不同可分為腎陰虛、腎陽虛,但臨床上往往二者兼而有之,不可截然分開。由於冬天寒冷刺激可誘發或加重腎病,所以,防寒保暖是減輕或預防腎病復發的關鍵。慢性腎病患者冬季的飲食也以溫熱、助陽、低鹽、優質蛋白食品為好,如羊肉、牛肉、狗肉及新鮮蔬菜等。還要注意慎食高鉀食品,如香蕉、橘子、土豆、木耳、蓮子、棗等。應忌食動物內臟、海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