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蛀牙要不要補
蛀牙對人口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大多數人認為,蛀牙只要不疼也不癢,而且身體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現象,一般是不需要修補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生活中一旦形成蛀牙,是沒有辦法恢復的,是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修復,而且在治療期間,還需要注意自己的口腔衛生,積極的配合醫生修復損傷的牙齒。
蛀牙並不是一定要拔除的,可以到醫院檢查判斷是否需要拔除,如果能保留則保留。如果無法保留,拔出後也應及時修復缺失。如果不及時修復可能會造成以下危害:
1、危害鄰牙。缺失位元的鄰牙需要分擔缺失牙的咀嚼力,長期咀嚼會使得鄰牙傾斜移位,而牙列上的牙齒也可能會逐漸向缺失位靠攏,造成牙列稀疏不齊的問題。
2、危害口腔。缺失會造成食物鑲嵌,並且有礙清潔,使得口腔衛生環境不良好。長期衛生條件差,就會引發各種口腔疾病。像蛀牙、牙周病、口腔潰瘍等疾病的發生都離不開口腔衛生環境差的原因。
3、影響飲食。缺牙會使牙列的咀嚼能力大大降低,造成飲食困難。而且通常會造成食物沒有充分嚼碎就吞咽了,加重了腸胃負擔。這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4、影響面容。缺牙會導致牙槽骨快速收縮,會影響面容正常發育。像尖牙這一類對面容有支撐作用的牙齒,如果缺失了可能會導致面容塌陷。其他缺牙影響美觀的問題就不多說了。
齲齒會阻礙牙齒的健康。 有了蛀牙一定要及時補牙,不然等到發展為更為嚴重的口腔疾病時就後悔莫及了。無論是補牙還是拔牙,在這個醫學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這些都只能算是小手術了。補牙之後還是有些事項需要注意的。齲齒出現了就應該及早修補,這樣可有效防止齲齒的病變,重現牙齒的完整與健康。那何時修補齲齒的效果最佳呢?牙齲壞是個慢性過程,可不斷地表現出色、形、質的改變,其表現與齲壞的程度有密切關係,與治療的選擇亦有關。
(1)牙齒發生白堊色改變,是牙釉質齲的表現。
(2)食物嵌塞是牙齲洞形成或齲洞較深的表現。
(3)對冷、熱、酸、甜等食物刺激時敏感,說明齲壞已達到牙本質層。
(4)嵌塞或受刺激引起牙痛,說明齲壞接近於牙髓,也就是說洞底薄弱。
以上4種齲壞表現中,有第一種表現時,及時補好,可控制齲病發展,使齲壞停止在釉質齲程度。但第一種表現沒有主觀症狀,自己不容易發現。如果單位組織查體發現牙齒白堊色改變,應儘早充填治療。第二種表現常常是就診的原因,因為嵌塞後,引起牙齒不適,此時牙髓組織一般不受影響,作齲補比較合適。第三、四種表現的齲壞比較嚴重,牙髓組織可能因受刺激而發生結構性變化,作齲補為時已比較晚,補後的問題是出現牙髓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