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腎結石痛怎麼辦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患有腎結石,其實腎結石已經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腎病了,因為他只有在治療的時候將結石打碎,排除體外才能夠徹底的治癒,但是還特別容易反復發作,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讓他們懷孕之後,他們就容易變得尿頻,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引起腎結石,那麼懷孕了腎結石痛該怎麼辦呢?
夏天本來就是尿結石的高發季節,而孕婦在妊娠期由於體內激素的劇烈變化,更容易長尿結石,已經生成的腎結石掉落在輸尿管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最易發生尿結石的兩個階段是妊娠期的第3~6個月和第6 ~9個月,孕前、孕期發現尿結石務必及時治療。
“為什麼孕婦更容易長尿結石?” 孕婦在孕期裡,由於體內激素發生了劇烈變化,整個生理狀態也會發生很大改變,因而在妊娠期更容易發生輸尿管結石。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孕婦在妊娠期的雌激素水準相對較低,通常會使血鈣升高,尿鈣排量增加;
第二,孕婦在妊娠期的孕激素水準會升高,容易使輸尿管擴張,蠕動減弱,尿流變慢,容易引起尿的滯留;
第三,在妊娠期的頭三個月,由於腎臟及輸尿管開始擴張,容易出現生理性的腎積水,也會引起尿的滯留,為結石的形成提供了溫床;
第四,在妊娠後期,孕婦增大的子宮還會壓迫輸尿管和膀胱,使之扭曲,從而增加梗阻和感染的風險,進而誘發結石;
第五,如果孕婦合併痛風、糖尿病等其它疾病,也會更容易導致結石的形成,同時,由於增大的子宮容易右旋,因此,孕婦的右側輸尿管更易發生結石。
妊娠期尿結石的發生率約為1/1500至1/2500,其中90%左右的妊娠期輸尿管結石是在腎內形成,再降入輸尿管的。“最易發生尿結石的兩個階段是妊娠期的第3~6個月和第6 ~9個月”。
“妊娠合併輸尿管結石,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這不僅可能會導致流產,對胎兒的發育可能也會存在潛在影響。
孕婦在懷孕期間生成的尿結石,一旦嵌頓在輸尿管裡,就會造成梗阻,從而引起腎絞痛,此外,還會出現腹痛、血尿、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會損害腎功能。與此同時,泌尿系統的炎症和疼痛可能會誘發子宮收縮,因而又會引起出血、流產、早產,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性。因此,如果在妊娠期出現了輸尿管結石,一定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