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腳氣的症狀
腳氣對於人們的困擾是非常大的,因為腳氣會使得人們的腳散發出非常奇怪的味道,而且有些腳氣比較嚴重的人還會出現腳部糜爛等現象。腳氣不僅會給患者自己帶來很大的困擾,而且還會給身邊其他人帶來影響。腳氣一般需要使用藥物治療,而且要經常泡腳。那麼,得腳氣的症狀都有哪些呢?
糜爛型腳氣: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多見於腳部多汗或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
水皰型腳氣: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腳癬、丹毒、淋巴管炎等。水皰型腳氣往往劇癢難忍,有時需將水皰抓破才能緩解。
角化型腳氣:好發於足跟。由於真菌型腳氣沒治好,多種病菌複合感染成腳癬造成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角化過度型腳氣的特點為角質增厚、脫屑、乾燥,累及整個為掌蹠甚至向腳背蔓延,雙腳對稱發病。
真菌型腳氣: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浸漬糜爛型腳氣:腳氣的三種不同症狀,浸漬糜爛型腳氣主要表現為第三和第四趾間,也有波及全趾間皮膚,部分趾間皮膚皸裂,有時露出紅色糜爛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癬菌病等合併症。趾間糜爛、角質層浸漬發白是浸漬糜爛型腳氣最顯著的特點。
腳氣會有哪些症狀?對於腳氣致病真菌來講,我們皮膚表層的角質層是他們最喜歡的營養物質。
日常預防腳氣方法:
1、應該注意鞋襪的透氣性,讓足部的皮膚得以呼吸;
2、要確保鞋子大小適中和多讓雙腳得到休息,因為足部過分受壓可加劇流汗;
3、襪子要保持乾爽,最好是穿抗菌襪子,效果比較好的具備航太品質的如澳洲的2xu抗菌襪,可以徹底防臭,長期穿著可以免除腳氣的困擾。
4、鞋應以真皮、帆布或其他透氣材料製成,不要穿塑膠鞋;
5、鞋子濕了就不要連續兩天穿同一雙,同時要將濕的鞋子充分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