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原發性震顫的症狀

在嬰兒時期,嬰幼兒的各個器官還未發育完全,很多小孩子的身體都難以受到大腦的控制,容易發生不自覺的抽動或震顫等現象,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現象會有所減緩。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原發性震顫的發病率卻非常的高,對日常活動有著極深的影響。那麼原發性震顫有哪些症狀呢?

1、原發性震顫(essentialtremor,ET)ET常有家族聚集現象,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平均起病年齡45歲左右,人群患病率410~3 920/10萬,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1 300~5 050/10萬”。有學者認為起病年齡呈一種雙峰模式,青少年期和50歲左右為兩個發病高峰。患病無種族、地區、性別差異。

2、本病以姿勢性震顫為特徵,典型的ET表現為一種單症狀的姿勢性震顫,即在保持某一姿勢(如持筷、持杯等)時最明顯,某些患者可在運動中加重,另一些患者初始即伴有運動性震顫,很少在靜止時出現。緊張、情緒激動、饑餓、疲勞時加重。身體各部位均可受累,受累部位依次為手,其次為頭,咽喉部肌肉,腿和下頦,很少發生於軀幹和舌;震顫通常從一側手開始,逐漸擴展至整個上肢和對側上肢,向上可至頭和咽喉部肌肉,並以一側更明顯。頻率一般為4~12Hz,隨年齡增長頻率下降,而與病程無關。、

3、初為間歇性,逐漸發展為持續性,一般進展緩慢。體查除震顫為惟一症狀外,無其他神經系統陽性體征,包括肌僵直和運動減退等。對酒精的反應性是ET的另一特徵,約 42%—75%ET患者飲少量酒後震顫減輕或消失,時間從半小時至幾小時,但酒精作用消失後情況更差。

4、ET常伴發其他類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如PD、肌張力障礙、肌陣攣、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等。此外,典型偏頭痛被證實是最常見的和 ET相關聯的疾病,有報導ET患者中患典型偏頭痛的發生率為26%。ET一旦出現即貫穿於整個生命,一般不影響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