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總是出汗怎麼辦?
坐月子的時候出汗比較多,這首先要結合自身情況查找原因,首先要考慮環境因素,比如在夏天的時候坐月子的話,因為天氣非常悶熱,就會特別容易出汗,這時候要想辦法調節室內溫度,比如把空調的溫度調整好,除此之外,要考慮一些身體因素,比如可能是皮膚血容量增加造成的,那麼針對坐月子期間出汗多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
坐月子總是出汗怎麼辦?
主要是通過中醫治療。
1.氣虛自汗症
治法:補氣加強機體防護,和營止汗。
代表方:黃芪湯。
方藥:甘草、白術、熟地黃、白茯苓、防風、大棗、煆牡蠣、麥冬、黃芪。
2.陰虛盜汗證
治法:補氣滋陰,生津斂汗。
代表方:生脈散加煆牡蠣、糯稻根、浮小麥、山萸肉。
方藥:五味子、人參、麥冬。
產後出汗怎麼護理
1.產後出汗日常護理方法
(1)室內溫度要適宜,適時開門窗透風透氣。天氣炎熱時在降溫同時確保空氣可以流通。
(2)衣服被子厚度適中,出汗時要及時擦掉汗水,以防受涼感冒,有條件每天洗個澡,溫水擦洗也可。
2.產後出汗食療護理方法
(1)黃芪桂圓羊肉湯
取適量羊肉,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後過冷水除掉膻味。之後用砂鍋把水燒開,放入羊肉以及適量黃、芪山、桂圓肉同煮湯。吃的時候可適當調味,肉湯皆可食用。
(2)參鴿湯
處理好乳鴿(腹中血不用洗淨),讓後加入適量水和高麗參片一起隔水蒸60分鐘,最後加入適量食鹽食用。建議每天吃一次,連吃三天。
(3)泥鰍湯
處理好的泥鰍煎成金黃色備用,用兩碗水燉煮糯稻根,等到水耗到一碗之時,下泥鰍燉煮。吃的時候適當調味,魚、湯皆可食用。
(4)羊肚粥
糯米浸好後,和紅棗一起塞入羊肚中。之後縫好羊肚,放在盆中隔水燉好後佐餐吃。吃的時候切開肚子,並且適當調味。
(5)豬肚粥
用鹽搓洗豬肚,洗淨後和小麥一起燉至五成熟,切絲備用。將黃芪、人參、蓮實等切碎用紗布包好,和切好的肚子同煮,等到肚子煮爛,撈出藥包和肚子,再加入粳米煮粥,最後加入蔥花,和適量調料。粥、豬肚皆要吃。
3.產後出汗按摩護理方法
(1)足底部反射區
按摩部位:甲狀旁腺、乙狀結腸及直腸、小腸、肛門、盲腸(闌尾)、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生殖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頭部(大腦)、腦垂體、小腦及腦幹。
常用手法:拳面叩擊法、食指關節刮法、雙指關節刮法、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拇指關節刮法、按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等。
(2)足內側反射區
按摩部位:腰椎、胸椎、子宮、骶骨。
常用手法:拇指推法、叩擊法、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等。
(3)足外側反射區
按摩部位:生殖腺。
常用手法:拇指推法、叩擊法、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