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傷早期救治要點
多發傷常見於重大交通事故、意外傷害、高處墜落等情況下,是指在同一傷因的打擊下,人體同時或相繼出現兩個 及其以上的組織器官嚴重創傷。多發傷的常見類型包括顱骨骨折合併顱腦損傷,頸椎骨折合併大血管或神經系統損傷,肋骨骨折合併心包、大血管、氣管等部位損 傷,以及血氣胸、肺挫裂傷與膈肌破裂等。多發傷往往具有傷情複雜、變化快、抵抗力低、易感染、易休克及死亡率高等特點,必須搶在“白金10分鐘、黃金30 分鐘”的時段內,使傷者迅速脫離危險環境,得到緊急救治和快速轉運。應堅持“先搶救生命後保護功能,先處理後診斷,先重後輕、先急後緩”原則,積極採取以 下五項措施,以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一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由異物或分泌物造成的呼吸道堵塞是多發傷最常見的問題,可引起傷者出現窒息、青紫和呼吸困難。在現場急救中要首先查清有無呼吸道堵塞。清除堵在口腔、咽喉部的異物或分泌物,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為進一步的救治奠定基礎。
二是心肺腦復蘇處理。無論是在現場急救還是在轉運途中,一旦傷者出現心臟驟停,都應立即將患者平放在木板床或平地上,緊急實施人工呼吸、心前區 捶擊、胸外按壓及心內注射0.1%腎上腺素等措施,以使心臟恢復跳動。之後要給予吸氧、呼吸興奮劑、脫水利尿劑等,以維持呼吸、迴圈和大腦功能的相對穩 定,避免再次發生心臟驟停。
三是制止活動性出血。無論是內出血還是外出血,都是致死原因,因而當傷者出血不止且出血量大時,必須採取措施緊急止血,並實施加壓包紮或繃帶包紮,以防止引起出血性休克。
四是開通靜脈通快速輸液。對血壓下降及休克的傷者,除吸氧、保暖之外,還應迅速建立與開通2~3條靜脈通道,給予2000~3000毫升的平衡鹽靜脈輸注,以快速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提升血壓,防止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器官功能衰竭,降低病死率。
五是處理骨折與外傷。一般傷口進行止血與包紮,變開放性為閉合性;有四肢骨折者進行簡單復位與固定,防止二次損傷;離斷肢體要低溫保存,以便進行斷肢再植;張力性氣胸則要立即穿刺排氣減壓,以防干擾呼吸與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