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髖關節脫位症狀

我們都知道兒童在小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踝關節脫位的症狀,因為寶寶這個部位是非常嬌弱的,而且很多時候可能會因為一些外在的原因而導致脫臼,這個時候寶寶可能就會出現走路一瘸一瘸的情況,寶媽們一定要及時帶領孩子進行治療,必要的時候可以拍一個片子,那麼兒童髖關節脫位症狀都有什麼表現呢?

髖關節脫位的最早表現是髖的外展外旋受限制,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觀察判斷孩子是否有類似病症。

首先,可以通過孩子學走路的情況判斷有無異常。如果孩子走路一跛一跛或向兩側搖擺,猶如鴨子走路,或是站立時腰部向前凸出明顯,就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很多家長都誤以為這是孩子剛學走路時的正常動作,甚至將其當成X形腿和O形腿問題,延誤了治療。

其次,讓孩子平躺于床上,先將其膝蓋彎曲至90°,然後將髖部緩慢外展,看能否平置於床上。建議孩子出生後即做個簡單的“蛙氏試驗”檢查:將孩子屈膝屈髖,外展開髖關節,展開順利為正常,否則就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另外,可觀察孩子的臀紋及股紋是否對稱、孩子的髖關節處有沒有彈響或異常活動等,如發現異常,及早讓骨科醫生檢查治療。

還有一部分孩子,小兒髖關節脫位中有一種叫髖關節發育不良,可能早期沒有典型的跛型這一類的症狀。

對於小兒髖關節脫位的診斷,首先接診醫生進行檢查,針對性地觀察雙下肢的外形,如果孩子能夠走路要觀察他的步態,觀察他走路的姿勢,以及觀察他各個關節活動的情況,相應地還要做一些針對性的檢查,比如說我們臨床上經常說的髖關節外展實驗等等,在儀器檢查方面,對於出生六個月以後的嬰兒,髖關節的超聲波檢查應該是首選方法。超聲波的特點是能夠穿透軟骨,在孩子六個月以內,股骨頭的骨化中心還沒有出現以前,它的股骨頭都是軟骨組成的,超聲波能夠穿透過去,能夠很好地觀察股骨頭的形狀和髖臼的形狀。

超聲波髖關節檢查技術,診斷小兒髖關節脫位,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展,推動了小兒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有效降低了小兒髖關節脫位晚期發病率和併發症發生率,所以用超聲波進行早期檢查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