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頭部血管痙攣的症狀

生活當中有不少人經常會感覺到頭部血管痙攣,頭部血管痙攣,包括很多的問題,首先最常見的是會引起許多明顯的頭痛,腦血管痙攣,甚至可能還會引起頭暈,以及其他很多的症狀表現,這些都是需要值得去關注的,另外就是可能會引起劇痛,壓痛的感覺,這些危害性也比較大。

症狀體征

頭暈和頭痛現象是顯著特徵,如果經常性的發生頭暈,則要警惕腦血管痙攣的發生了,頭痛是腦血管痙攣的初期症狀,尤其是持續性的頭痛,隱隱約約的,但是持續不斷。

1、頭暈:頭暈呈持續性,也可以呈發作性,主要表現為旋轉性眩暈,頭暈發作時不敢活動,臥床不起,特別不能活動頭部,嚴重時伴噁心,劇烈在嘔吐,或者伴隨耳鳴、頭鳴,呈持續性低音調的耳鳴或頭鳴,心情煩躁焦慮,或胸悶,心慌,氣短,呼吸緊迫感,頭腦不清晰,思維與記憶受影響。

2、頭痛:持續性的頭痛、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大部分病人為兩側頭痛,多為兩顳側、後枕部及頭頂部或全頭部。頭痛性質為鈍痛、脹痛、壓迫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頭痛的強度為輕度至中度。有的病人可有長年累月的持續性頭痛,病人可以整天頭痛,頭痛的時間要多於不痛的時間。因為激動、生氣、失眠、焦慮或憂鬱等因素常使頭痛加劇。還有一部分病人主訴顳側搏動性頭痛。病人多伴有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心慌、氣短、恐懼、耳鳴、失眠多夢、腰酸背痛、頸部僵硬等症狀。[1]

3、其他症狀:在腦血管痙攣的發病初期還可能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或者也有可能出現耳鳴、心慌氣短等症狀。這些都是腦血管痙攣的前兆。如果您同時出現了多種症狀,應當及時的到醫院就醫,尤其是在各種壓力下的年輕人,更應該注意。

腦血管痙攣引發的頭痛可能是劇痛、壓痛等形式,也有可能是頭部的腫脹感、沉重感、壓迫感等,表現不一,但是頭部的異常就預示著可能發生了腦血管痙攣。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1、腦血管擴張劑及擴容劑早期使用可明顯減少和終止TIA臨床發作。可選用倍他司汀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500ml靜滴。維腦路通、西比靈等也可能有一定效果。

2、抗血小板聚集劑可減少微栓子的發生。如無潰瘍病或出血性疾病者常用阿司匹林治療每日50mg--300mg不等,多數認為以較小劑量為宜,若長期服用劑量還可減少。潘生丁(25mg每日3次)與阿司匹林合用可起協同作用,且可減少阿司匹林劑量。如病人不宜用阿司匹林或服用阿司匹林療效不理想者,可改用噻氯吡啶(Ticlopidine200--250mg每日1--2次)或力克栓(ticlid)250mg,每日1次),治療中,均需注意加強對出血等毒副作用的防治。

3、抗凝治療對發作頻繁、病情嚴重和逐次加重,且無明顯抗凝治療禁忌者,及早進行抗凝治療對減免發作和預防腦梗死均有積極意義。常用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中緩慢靜滴,同時第一天可口服新雙香豆素300mg或雙香豆素100--200mg或華法令4--6mg。每天檢查凝血酶元時間及活動度,待穩定後每週測一次,以調整口服藥量,要求靜脈凝血時間維持在20--30分鐘,凝血酶元活動度在15--25%。以後維持量為新雙香豆素150--225mg,雙香豆素25--75mg或華法令2--4mg。治療期間應注意防治出血併發症。停藥應逐漸減量,以免發生"回跳作用"。由於此治療難以控制藥量,且出血併發症多,國內較少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