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震顫的症狀有哪些呢?
老年人在生活中會遇到非常多的疾病,這是由於身體老化造成的抵抗力低下而引起的,因此,大多數中老年人身體都面臨這極大的健康風險,對生活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而老年人的疾病以神經性或者肌肉型疾病為主,例如,老年性震顫就是常見的症狀,下面就來看看老年性震顫的症狀有哪些呢?
生活當中有的老年人平常坐著的時候也沒感覺怎麼樣,但一旦起來拿東西、端水杯,或夾菜時手就不停的顫抖。此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多屬於運動障礙疾病,以前常叫作良性震顫、家族性震顫或老年性震顫,現在稱為特發性震顫。
症狀表現: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多在老年發病,此時期也是特發性震顫的多發年齡,因此許多特發性震顫被誤診為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患者合併PD幾率高於普通人群,研究發現,PD患者親屬發生震顫至少是正常對照組2.5倍,PD合併特發性震顫患者的親屬發生震顫幾率高達10倍。說明特發性震顫與PD雖是兩個獨立的疾病,但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聯繫。PD震顫以靜止性為主,可合併動作性震顫,常伴動作遲緩、強直、步態異常和表情少等。
2.甲亢和腎上腺功能亢進
引起生理亢進性震顫,對肢體施加較大慣性負荷時,震顫頻率可減少1次/s以上,特發性震顫無此表現,可伴食欲亢進、多汗、心率加快、體重減輕、神經興奮性增高和甲狀腺腫大等甲亢表現,伴滿月臉、向心性肥胖、高血壓和多血質等腎上腺功能亢進表現。
3.直立性震顫
表現站立時軀幹和下肢姿勢性震顫,可累及上肢,伴體態不穩和小腿痙攣(肌肉高頻強直收縮所致),坐下或仰臥後緩解,行走時減輕。家族性姿勢性震顫患者合併直立性震顫幾率較高,PET檢查兩者都有雙側小腦、對側豆狀核和丘腦功能異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一定聯繫。與特發性震顫相比,直立性震顫頻率(14~18次/s)更快,用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加巴噴丁可顯著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