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打預防針過敏症狀

有資料表明針孔注射是很多傳染病、過敏的直接原因,很多人在治療打完針之後發現自己過敏了,打針過敏的原因就是患者本身對藥物敏感。輕微的就是暈針或是發現身體出現小疙瘩、紅腫的現象,比較嚴重的甚至會當場休克昏迷。過敏的嚴重程度不同,有的反應大的確實對於生命都會造成威脅,因此弄清楚身體的敏感源尤其是藥物特別重要。

對牛奶過敏不能打脊髓灰質炎疫苗。如果喝牛奶後嘔吐、腹瀉、腹痛,應及時化驗以確定是否牛奶過敏。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中含奶油成分,對牛乳及其製品過敏者應禁服,可換服脊髓灰質炎液體疫苗。另外,美國研究發現,百白破疫苗可導致牛奶過敏患兒發生過敏反應,因此,對牛奶過敏者要謹慎。不過,這種過敏反應十分罕見,不必過於擔心。

雞蛋過敏不能打流感疫苗和麻疹疫苗。有些寶寶吃雞蛋後出現口周紅腫、身上起疹子等症狀,這可能是雞蛋過敏,注射流感和麻疹疫苗需謹慎。因為這兩種疫苗都是將毒株種到雞胚中培養製成。由於流感、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都可經飛沫傳播,建議不能注射疫苗的孩子少去公共場所,避免被傳染。

此外,有哮喘、 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寶寶打預防針後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癲癇和驚厥史的患兒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白破混合製劑的,易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有嚴重佝僂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兒麻痹糖丸疫苗。預防接種期間,若小兒有嘔吐、腹瀉和咳嗽等症狀時,可待好轉後補打。

暈針:或稱暈厥,發生在注射過程中或注射後數分鐘。輕者只是心慌、不適,重的可突然失去知覺。暈針多是由於空腹、疲勞、精神過於緊張造成的,只要避免上述情況就可以防止暈針發生。

過敏性休克:多發生注射數分鐘後至一二十分鐘內。一旦發生,立即使患兒平臥、頭放低、保暖,並及時送醫院搶救,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過敏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異常反應,一般發生在注射後幾小時到兒天內,其中以尊麻疹最為常見,可給孩子服用抗過敏藥。如果發生出血性皮疹、紫癱、水疤疹或伴有其他過敏症狀,應去醫院治療。

血管神經性水腫:是比較常見的異常反應,多發生在注射後的一兩天內。其表現是:注射局部紅腫擴大,皮膚發亮,嚴重者水腫範圍可擴及肘、腕部。通過局部熱敷、服用抗過敏藥,水腫在數日內可消退。

變態反應性腦脊髓膜炎:患者極個別,多發生在注射後10天左右。患兒突然發病,起初手足發麻、感覺遲鈍,隨之足、腿、軀幹逐漸麻痹,有時有發燒、神智昏迷等症狀。這時必須馬上送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