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上有骨拐怎麼辦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身上是完美的,連一些小地方也不放過。而正常人的腳趾骨頭都是非常平整的,但是有少數人發現自己的腳趾骨頭也存在不完美的地區,就是自己的大拇指外側會出現有類似於囊腫的突起,這其實就是骨拐,就是俗稱的大拇指外翻造成的。那麼如果腳上出現了骨拐的話,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大腳骨:又稱拇外翻、腳孤拐,大腳骨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於生理角度15度的一種畸形症狀。大腳骨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於生理角度15度的一種畸形症狀。

簡述

定義

其主要病因是位於大拇趾底部的關節脫位,引起大拇趾往外側彎,造成拇趾骨頭向外突出,除了會擠壓到其他腳趾,還容易因穿鞋而產生磨擦造成大姆趾關節內側或背側腫脹發炎,而突出骨的外側也容易形成厚皮及滑囊,造成腳趾永久變形,疼痛也就伴隨而來。其初期的臨床症狀為第一蹠骨頭部隆起處疼痛和腫脹、局部皮膚刺激所發生的發炎,甚至是表皮潰瘍,嚴重的更會令大腳趾可能與第二腳趾重疊,使翹起的腳趾肌力變弱,漸漸的站立時無法維持平衡、彎曲及安定性而無法和諧地作各種動作,最後引起腳底的肌腱與筋膜僵硬、發炎及尖刺般的壓痛感,當整個腳底的疼痛感加劇,將使患者無法穿著鞋子,導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動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病因

造成大腳骨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兩類。先天因素是由於關節、神經、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遺傳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腳底機能降低,造成不穩定進而變形。後天因素則是因穿著不合腳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使腳跟不易固定,對腳趾造成擠壓摩擦及壓迫,不但影響腳趾的伸展與活動,造成不適及疼痛,還會破壞了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而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腳趾會因身體重量壓迫逐漸變形,就會造成拇指外翻的現象。例如:時下流行的高跟鞋、巫婆鞋等都是加速大腳骨的最大原凶。

症狀

1.足拇趾外翻畸形,局部疼痛、影響行走,出現囊炎,局部可潰爛、感染。

2.足拇趾外翻、旋轉畸形。第二趾朝背面擠出,形成錘狀趾。前足變寬。

3.第二、三蹠骨頭蹠面皮膚因負重加大,形成胼胝。

4.第一蹠趾關節突出部皮膚增厚,甚至紅腫產生足拇囊炎。

拇外翻時腳部疼痛輕重與畸形程度並不成比例,有時腳拇指畸形嚴重,疼痛卻不明顯。但大多數畸形嚴重的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

拇外翻疼痛主要是因為蹠骨頭的突出部分,長期受鞋幫的擠壓、摩擦,使得局部皮膚增厚、骨質增生,並可在該處皮下產生滑囊、滑囊炎,引起紅腫、疼痛。另外,第二腳趾向腳背方向突起,經常摩擦出現雞眼等問題,也會引起疼痛。

診斷

1.患者常合併有平足症,部分有家族史或長久站立工作或經常穿尖頭鞋史。

2.足拇趾外翻、旋轉畸形,局部疼痛,行走困難。

3.第二趾錘狀趾,第二、三蹠骨頭蹠面形成胼胝,第一蹠趾關節突出部形成足拇囊炎。

4.X線攝片術:

(1)第一、二蹠骨夾角大於10度以上;

(2)各蹠骨頭張開,第一蹠骨頭蹠面的子骨向外移位;

(3)第一蹠趾關節內側關節附近處可有骨贅形成,嚴重者可產生骨性關節炎;

(4)足拇的蹠趾關節輕度脫位。

治療

非手術治療

1.非手術療法:輕度外翻、疼痛較輕者, [1]

2.可按摩,

3.搬動足拇趾向足內側,

4.理療,

5.穿鞋合適,

6.亦可在第一、二足拇趾間用棉卷墊起或夜間在足的內側縛一直夾板,

7.使足拇趾變直。

8.同時在沙土上赤足行走,

9.鍛煉足部肌肉或穿矯形鞋、平足鞋墊矯正平足。

手術療法

適用於疼痛嚴重或畸形嚴重者。術式:切斷足拇收肌,並將其移植到第一蹠骨頸外側;除外側子骨; 除滑囊及骨贅,重疊縫合內側關節囊,使其緊縮,以矯正蹠骨內翻;除術(Kellers手術):適用於骨關節炎嚴重者。

原則

已經定形的大腳骨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以矯正畸形和緩解疼痛。大腳骨的矯形有一定的複雜性,不同的病理階段、不同的病理表現,應採用不同的矯形方法。

與以往傳統的手術方法不同,成形外科不需要大切口和內固定手術,用微創技術結合整形外科技術治療拇外翻,通過使用獨特的微動力鉆截工具和小切口(5mm-8mm)技術,在第一蹠趾關節的關節囊內去除增生骨贅,並在關節囊內完成蹠骨頭部截骨移位和固定,矯正中重度拇外翻足的蹠骨內翻畸形,一次性完成拇外翻矯正,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治療效果好,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無痛苦,術後即刻可下地行走,恢復時間短。

用藥原則

1.對大多數病人,不需用藥物治療,而作非手術治療。

2.對少數病人需行手術治療,術後要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抗生素。術後要給支持、對症治療。 改良Keller手術治療母外翻改良Mc Bride聯合Simmonds手術治療拇外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