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跳廣場舞竟跳出了這種病

50歲的吳阿姨每個天都去跳廣場舞,她一招一式,認真努力,還每天聞雞起舞,不停地練。練了十來天,吳阿姨踝關節後方有些疼痛,她沒在意,可是練到後來就是平常走路也不利索了,一抬腿就感到腳跟上邊痛。

醫生檢查發現她腳跟上方、踝關節後面的跟腱表面有壓痛。隔著皮膚觸摸,好像隔著單層布帽摸到頭髮一樣,有一種“撚發感”。做腳尖向下動作時,疼痛特別厲害。省醫骨科余主任聽罷吳阿姨的陳述,告訴她這是得了跟腱周圍炎。

跟腱是由小腿肚後方最堅強有力的三塊肌肉延伸下來的堅韌纖維形成的,附著於足部跟骨結節。它是人體最粗壯、也是最強大的肌腱。小腿後方肌肉收縮帶動它屈小腿、提足跟,並幫助固定踝關節,防止身體前傾。

跟腱受到撞擊、擠壓、挫傷,或是行走過多,尤其是反復踮腳、跳躍時,便會受到損傷,周圍發生充血、水腫等炎性改變,引起疼痛,影響行走。所謂撚發感就是炎症的外在表現。

余主任建議吳阿姨注意休息,不要穿鞋幫過硬的鞋。這幾天是急性期,應減少踝關節活動。其次可做推拿治療。

推拿方法

患者採取坐姿,自己一手拿起足趾部,將踝關節背屈,使跟腱處於緊張狀態,另一手用拇指、食指沿跟腱自下向上,不輕不重,捋了十幾次。

余主任又開了中藥熏洗方,用文火煎湯,放至溫熱時熏洗跟腱部位,每日一次。如覺得麻煩,也可局部外搽正骨水,或選擇消炎鎮痛藥物如布洛芬、扶他林口服或外貼傷濕止痛膏。

中藥熏洗方

桑枝、桂枝、伸筋草、透骨草、牛膝、木瓜、乳香、沒藥、羌活、獨活、落得打、補骨脂、淫羊藿、萆薢各20克。

余主任又關照說:“你這次發病,主要是跟腱活動勞累損傷所致,但與身體關節、肌腱老化也有關係。畢竟年紀大了,氣血兩衰,不比年輕人。鍛煉身體是對的,可要注意量力而行。”

吳阿姨連連點頭,說:“說得對。下次要當心了。”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