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持續發燒38度的危害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體溫在38度左右屬於高燒,到這個階段,會導致一些問題出現高燒不退,或者神經抽搐的現象,嚴重的還有可能會把大腦的神經系統受到影響,這些會出現在小孩子的身上,嚴重的還有可能出現併發症的問題,所以當小孩子一直高燒不退的時候,家長需要第一時間帶著孩子去檢查。

小兒感冒高燒不退的危害

一般小孩體溫波動於38℃左右即可診斷為低熱,體溫超過39℃以上即可診斷為小孩高燒。高熱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明顯增加身體的消耗,損害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出現心跳和呼吸加快、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便秘,甚至意識不清、驚厥等一系列症狀。這對於危重病人,無異于雪上加霜,需要小心給予治療和護理。

針對病因治療。小孩高燒只是某些疾病的一個症狀,單純退燒有時效果不好,藥效一過體溫又複升高。所以,高燒時應重視尋找病因,針對病因治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燒,經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病情好轉自然就會退燒了。

所以,孩子在發高熱時,家長要經常用乾淨毛巾擦眼屎,滴些眼藥水,以免角膜引起感染。同時,給小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來增加眼睛的營養,如雞蛋、牛奶、豬肝、胡蘿蔔、魚等。並隨時注意孩子的眼睛,發現有不正常的變化,應儘快送醫院診治,千萬不要耽誤治療時機,防止角膜軟化穿孔而致失明的不良後果。

父母應學會如何有技巧、有知識地面對它。當小孩子發燒時會合併其他的表現: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體感覺極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的現象,幼小一點的嬰兒不會說話,甚至變得躁動哭鬧不安。此時,適度的處理,使體溫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發熱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更是需要。

專家給出了一些建議,作為家長,應該這樣科學退燒:

一、少穿點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傳統老一輩的“寒到”的觀念,造成一般誤以為發燒時必須多穿衣服,其實剛好相反。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假使能將過多的衣服剝除,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鬆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

二、用溫水擦身子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有些父母會使用民間流傳的一些退燒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來為孩子退燒,這是不適當的。寶寶發燒時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寶寶反應會很劇烈,可能會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三、保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四、多給孩子喝水

喝水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五、適當時候使用退燒藥

當寶寶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願每個家長都能夠科學育兒,願每個寶寶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