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長的不像父母怎麼回事

孩子長得不像父母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有些人父母長得很醜孩子卻很漂亮,並不是長得不想自己就不是自己的孩子了,只要是驗證過DNA就可以準確的得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了。再者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也完全說明孩子長得都是不一樣的,具體的給大家介紹下原因。

現實生活中,普通百姓對親緣關係的知識往往一知半解。“長得不像爹媽,該不是別人的種吧?”“我A型血,你B型血,怎麼我們的孩子O型血?”這些似是而非的疑問堵在心裡,再加點捕風捉影的動靜,難保不拉了妻兒,跑去做親子鑒定了。其實,只要多瞭解一些遺傳學的知識,就不會鬧出叫人啼笑皆非的笑話了。

不像爹來不像媽,這個孩子誰的娃?

孩子長得不像爹也不像媽,這並不等於孩子就不是親生的。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這類特徵的遺傳除受多個基因控制外,還受到非遺傳的環境因素影響。

人類的遺傳特徵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單純由某一對等位元基因決定的遺傳特徵,稱為單基因遺傳特徵如血型、DNA多態性等。父親與母親分別將自己的一個基因傳給後代,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變。

另一類是複雜的遺傳特徵,如人的身高、胖瘦、膚色、智商、性格、行為和相貌等。這些遺傳特徵是由多對基因和環境等條件共同作用後形成。

每對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對基因的共同作用就決定了個體的特徵。在精子、卵子成熟的減數分裂時,位於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是隨機組合的,因此同胞間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另外複雜的遺傳特徵受環境影響較大,如身高和體重就與生活環境、營養狀況、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直接相關;智商與受教育情況有關。

“黑李逵”能生“白雪公主”嗎?可以。人類膚色遺傳是由2對以上的基因控制的,不同膚色的基因對後代作用是相同的,不存在顯隱性的區別,所以如果父親膚色較黑,而母親皮膚白皙,那麼孩子會得到一個“中和”的膚色。在相同人種間婚配,其後代子女膚色相差多不大,如果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通婚,那麼生下的後代就是灰黑色。

父母都是A型,生仔可以是O型嗎?可以。普通人大都知道人類ABO血型系統有O、A、B、AB4種血型,實際上這4種為表現型。其基因型有00型、AO型、AA型、B0型、BB型以及AB型6種,所以同是檢測到的A型血,其基因型可為AA或AO,B型血也是同理。

正因如此,那些所謂A型父母可能不是AA,而是AO,那麼當父母雙方攜帶O型遺傳因數的精卵結合時,子女就是O型血了。還有,一個人的血型未必終生不變,患癌症、輸血、服藥以及接受放射性治療等,血型會發生短期改變,過一段時間會恢復原狀。

而那些患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孩子接受骨髓移植後,血型可永久變得與供者相同。此外,由於人類對血型尚未完全瞭解,發現有極少數情況會“違背”上述遺傳規律。

小時候是矮鼻樑,長大後有可能成為高鼻樑嗎?當然有可能,這正是鼻子遺傳的有趣之處。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人階段。當然想要擁有筆直、高挑、窄孔的鼻子,爸媽必須都是小鼻孔、窄鼻子,而且至少一方鼻子高直。當然有可能,這正是鼻子遺傳的有趣之處。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人階段。當然想要擁有筆直、高挑、窄孔的鼻子,爸媽必須都是小鼻孔、窄鼻子,而且至少一方鼻子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