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膝關節炎可以自愈嗎

如果得了膝關節炎症,最好是及時的進行治療,千萬不要等著身體自行恢復,否則受罪的還是自己。膝關節炎治療一定要及時,平時不僅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而且還要多注意休息,注意關節的保暖。還有平時多喝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利於恢復。

當關節炎急性發作疼痛時,適當休息是必要的,但經休息和治療症狀緩解後,一部分人會長期不敢做任何運動,認為這樣可以更好養護關節。

這個問題需從兩方面說明,一方面膝關節炎患者需避免過長時間和高強度下地負重,以延緩關節軟骨進一步磨損,另一方面長久不活動反而會致關節僵硬和周圍肌肉廢用性萎縮,人總是要走路,長期不活動的關節在日常走路時,會因肌肉軟組織無力牽拉關節,使關節間隙進一步狹窄摩擦頻繁,加重關節軟骨損傷,因此對於膝關節病患者,正確方法是在疼痛緩解後,逐步進行散步、游泳等活動,並儘早開始非負重位的床上膝關節股四頭肌等長自主鍛煉和坐位股四頭肌等張訓練,以加強關節運動靈活性預防肌肉萎縮。進而致膝關節不穩。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 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避免背、扛重物。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行走,中間應該有間隙時間坐著休息。大便時儘量坐馬桶、少下蹲。

2. 減輕體重:肥胖人群患骨關節炎比其他人明顯增多。減輕體重以減輕關節的壓力和磨損,可以有效地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

3. 避免關節受傷:注意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械的安全,避免受傷。運動之前先熱身,運動量由小逐漸加大,切忌開始就參加重負荷的運動。大量運動後及時放鬆。老年人行走時要避免跌倒。

4. 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太極拳等半蹲或下蹲運動對下肢關節壓力很大,應儘量避免。爬山爬樓等對下肢關節壓力加大,應儘量避免。隨著年齡在增長,應該逐步調整運動方式,以游泳、騎車和散步為主,減少大運動量的運動方式。

5. 正確處理關節損傷:很多關節炎是由於關節內其他結構損傷後造成的,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等。早期正確處理半月板的損傷可以有效預防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

6. 關節疼痛應及時診治:關節疼痛是關節給人體發出的警報,表示應該引起重視。關節痛患者應及時就醫,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