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麻醉與胎心

做剖腹產手術的時候都需要麻醉,麻藥的用量是根據孕婦體重來決定的,在正規的操作下,對胎心一般是不會產生影響的,在特殊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胎心增快或減慢,因此在手術的過程中,對胎心要及時檢測,這樣以保證胎兒及孕婦的安全。下面瞭解一下胎心監測在產科麻醉時的意義。

胎心監護在產科麻醉時有什麼意義?

胎心監護圖形反映了胎兒宮內的存活狀態,用以監測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窘迫、酸中毒,是否需要立即評估、處理。儘管這是產科臨床廣泛採用的胎兒監測手段,然而胎監對胎兒酸中毒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高,接收者操作特徵曲線下空間面積(ROC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rea under the Curve,AUC曲線下空間面積)于第一產程活躍期及第二產程分別只有0.66[1]和0.83[2],而理想檢測手段的AUC值 > 0.95 。但是當因果關係明確,比如低血壓引起胎盤灌注減少這種特定情況下,胎心監測變化所預示的胎兒窘迫的可信性則非常高。換而言之,適應症明確時,胎心監測的AUC值即準確性將明顯提高。請看臨床診斷手段對診斷AUC值的關係。

在產科麻醉臨床實踐中,啟動椎管內分娩鎮痛、椎管內麻醉手術或全身麻醉過程時,血壓降低非常多見,還可能伴有增強或減弱子宮收縮。這一時段的胎心監護被產科及產科麻醉兩個專業極力推薦和強調,通過胎心監測及時發現和診斷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並以此來決定是否即刻剖宮產結束分娩。

需要急症或擇期非產科手術的孕婦在圍手術期監護中,是否要胎心胎動監測也是產科麻醉醫生應該確認的。在麻醉前與麻醉後,必須常規記錄胎心胎動,這樣不僅可確認胎兒存活狀態,而且為將來可能的醫療糾紛提供確切證據。在胎兒有存活可能的情況下(根據當地規定,滿24周或滿28周),術中監護至關重要。麻醉醫生應與產科醫生、外科主刀醫生共同討論磋商整體周密的手術計畫,一旦出現胎兒宮內窘迫,在實施宮內復蘇無效時,可行即刻剖宮產以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