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類風濕治療最新進展

雖然類風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關節性疾病,但是由於在現代醫學上人們還沒有完全掌握類風濕的發病原因,所以治療類風濕的進程也非常的緩慢。一般患了類風濕之後,只有靠藥物來逐漸緩解類風濕疾病的發作情況,是不能完全治癒類風濕的。而患了類風濕對人的日常生活影響也非常的大,那麼類風濕的治療最新的進展有哪些呢?

2018年EULAR大會上,來自英國的Buch教授總結了有關類風濕關節炎(RA)的治療進展,現總結如下:

1.糖皮質激素是獲得治療目標(疾病緩解)的有效橋樑治療。甲氨蝶蛉聯合糖皮質激素是理想的治療策略。為了達到治療目標,僅應短期使用中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繼而減量並停用。

2.誘導-維持緩解策略:目前,目標治療理念下初始給予甲氨蝶呤(MTX)單藥(或聯合)糖皮質激素是首選治療方案。對MTX和腫瘤壞死因數抑制劑(TNFi)初始治療反應不佳對預後的影響很小。目前尚缺乏臨床試驗比較最佳的csDMARDs/激素與bDMARDs(TNFi)/MTX治療方案;尚不清楚如何識別哪些亞組需要立即應用TNFi/bDMARDs治療。

3.藥物減停:只有在達到治療目標之後才考慮減停藥物。對於早期RA,減少藥物劑量是可以實現的,少部分患者可能達到停藥緩解。病程短,早期強化治療是達到停藥緩解的主要相關因素。對於晚期RA,停藥會導致病情復發,但是對於一些應用DAS評價疾病緩解狀態的患者,減藥似乎是可行的。還需要尋找特異性的預測指標和生物標誌物。

4.bDMADS個體化應用的分層研究仍然是臨床急需:除了TNFi,一線bDMARDs的臨床應用不斷擴大,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預測藥物療效。指導bDMARD治療無效患者治療的RCT研究資料很少。

5.JAK抑制劑:對於MTX和TNFi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用JAK抑制劑均有效。帶狀皰疹是最主要的安全隱患。上市後的監測將提供更多的安全資訊。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應該在MTX治療無效或bDMARDs/TNFi反應不佳後使用JAK抑制劑,目前多數研究關注TNFi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非TNF-bDMARDs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應用JAK抑制劑的治療反應如何尚需明確。

有關RA治療的未來研究方向包括疾病的預防;發現用於指導藥物減停的生物標誌物;難治性RA的治療;新的分子治療靶點研究;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根據滑膜分子和細胞異質性進行的分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