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痛風的中成藥
痛風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同樣也可以稱作是一種疾病,它主要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和其他疾病,主要群體是老人和職業運動員,常見對於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是痛風中成藥,中成藥是一種只能緩解症狀卻不能達到根除效果的藥物,常見的對於治療痛風的中成藥有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痛風,是一個最近聽的越來越多的疾病,它是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痛風的治療,從現代醫學角度上看,主要包括緩解痛風急性發作的症狀(吲哚美辛、塞來昔布、秋水仙堿)和降低血中的高尿酸(苯溴馬隆、丙磺舒、碳酸氫鈉)。那麼,有沒有中成藥可以治療痛風呢?實際上,雖然不多,但的確有一些中成藥可以應對痛風。
1.痛風舒片
痛風舒片由大黃、車前子、澤瀉、川牛膝、防己組成,能夠清熱,利濕,解毒。用於濕熱瘀阻所致的痛風病。
2.痛風定片
痛風定片由黃柏、秦艽、赤芍組成,能夠清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定痛。用於濕熱所致的關節紅腫熱痛,伴有發熱,汗出不解,口渴喜飲,心煩不安,小便黃及痛風病見上述症候者。
3.痛舒片
痛舒片由七葉蓮、燈盞細辛、玉葡萄根、三七、珠子參、梔子、重樓、甘草組成,能夠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化痞散結,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肩周炎,痛風性關節痛,乳腺小葉增生。
4.如意珍寶丸
如意珍寶丸是一個藏藥,由珍珠母、沉香、石灰華、金礞石、紅花、螃蟹、丁香、毛訶子(去核)、肉豆蔻、豆蔻、余甘子、草果、香旱芹、檀香、黑種草子、降香、訶子、高良薑、甘草膏、肉桂、乳香、木香、決明子、水牛角、黃葵子、短穗兔耳草、藏木香、人工麝香、牛黃組成,能夠清熱,醒腦開竅,舒筋通絡,幹黃水,用於瘟熱,陳舊熱症、白脈病,四肢麻木,癱瘓,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症,痛風,肢體強直,關節不利,對白脈病有良效。
5.五味甘露藥浴顆粒
五味甘露藥浴顆粒是一個外用洗浴用藥,由刺柏、烈香杜鵑、大籽蒿、麻黃、水柏枝組成。能夠解表發汗、消炎止痛、平黃水、活血通絡。用於各種皮膚病及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偏癱,婦女產後疾病、軟組扭傷等症。
6.腫痛搽劑
腫痛搽劑是一個外用的民族藥,由七葉蓮、三七、雪上一枝蒿、滇草烏、金鐵鎖、玉葡萄根、燈盞細辛、金葉子、重樓、火把花根、八角蓮、披麻草、白及等19味藥材組成。能夠消腫鎮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化痞散結。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肩周炎,痛風關節炎,乳腺小葉增生。
7.雪山金羅漢止痛塗膜劑
雪山金羅漢止痛塗膜劑由鐵棒錘、延胡索、五靈脂、雪蓮花、川芎、紅景天、秦艽、桃仁、西紅花、冰片等組成。能夠活血,消腫,止痛。用於急慢性扭挫傷,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肩周炎,骨質增生所致的肢體關節疼痛腫脹,以及神經性頭痛。
8.青鵬膏劑
青鵬膏劑是一個外用的民族藥,由鐮形棘豆、鐵棒錘、人工麝香,排豆、亞大黃、訶子(去核)、毛訶子、余甘子、安息香、寬筋藤組成,能夠止痛消腫。用於痛風、濕痹、“岡巴”、“黃水”病等引起的腫痛發燒,皰疹,瘟癘發燒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在說明書上明確將“痛風”標注為適應症的中成藥,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大多數都是用於緩解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紅腫熱痛的症狀的,而不適合長期降尿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