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油精的成分
在日常生活中,風油精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種用於止痛止癢的帶有清涼和辣味的精油。很多人對風油精的印象只停留在,可以用於被蚊子叮咬後的蚊子包,進行止癢。其實,風油精還有很多的用處,對於暈車的人來說,風油精還有止暈的作用。那麼,風油精有什麼主要成分呢?
主要成分
風油精
桉葉常綠大喬木。樹皮灰藍色,往狀剝落;嫩枝略有棱。幼嫩葉對生;葉片卵形,基部心形,無柄,有白粉;成長葉片革質,披針形,鐮狀,長15-30cm,寬1-2cm,兩面有腺點,葉柄長1.5-3cm,稍扁平。花大,白色,徑約4cm,單生或2-3朵聚生於葉腋內;無花梗或極短;萼管倒圓錐形,長1cm,寬1.3cm,表面有4條突起棱角和小瘤關突起,被白粉;帽狀體稍扁平,中部為圓錐狀突起,比萼管短,2層,外層平滑,早落;雄蕊多數,長8-13mm,多列,花絲纖細,著生於花藥中部,花藥橢圓形,闊耳狀縱裂;子房與萼管合生,花柱長7-8mm,粗大。蒴果半球形,有4棱,寬2-2.5cm,果緣平而寬,果瓣不突出。果期夏季及冬季。
本品呈鐮刀狀披針形,長8-30cm,寬2-7cm;革質而厚;葉端尖,葉端尖,葉基不對稱,全緣;葉柄較短,長1-3cm,扁平而扭轉。表面黃綠色,光滑無毛,有多數紅棕色木栓斑點,對光透視,可見無數透明小點(油室)。羽狀網脈,側脈末端于葉緣處連合,形成與葉緣相平行的脈紋。揉之微有香氣,味稍苦而涼。
以葉大、完整、梗少、無雜質者為佳。藍桉葉浸劑和桉葉油可作為吸入劑用於呼吸系疾患,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患者內服後有祛痰作用,哮喘時既可內服又可吸入。桉葉油及藍桉葉浸劑尚可用於某些皮膚病,並作為創面、潰瘍、瘺管的沖洗劑。桉葉油內服後有驅鉤蟲作用,其鞣酸有輕度收斂性質,其揮發油有驅風作用,揮發油從消化道吸收,部分由呼吸道排泄。此外,桉葉油尚可用作除臭劑及神經痛患者的鎮痛藥,有人認為藍桉葉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薄荷腦
薄菏油中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狀醇。又名薄荷醇。為無色針狀或棱柱狀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氣,味初灼熱後清涼;乙醇溶液顯中性反應。在乙醇、氯仿、乙醇、液狀石蠟或揮發油中極易溶解,在水中極微溶解。取本品 精密稱定,加乙醇製成每1ml中含0.1g的溶解,依法測定,比旋度為-49度至-50度。芳香藥、調味藥及驅風藥。可用於皮膚或粘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宜,主疼痛。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狀醇。本品為無色針狀或棱柱狀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氣,味初灼熱後清涼;乙醇溶液顯中性反應。 在乙醇、氯仿、乙醚、液狀石蠟或揮發油中極易溶解,在水中極微溶解。
醫用價值
治腹痛將風油精數滴滴在肚臍(神闕穴)內,用傷濕止痛膏或普通膠布覆蓋,可起祛寒止痛作用。此法對於因受涼、過食冷飲等引起的寒性腹痛效果尤佳。 治燙傷對於小範圍輕度燙傷,風油精直接滴敷在燙傷部位上,每隔三至四小時滴敷一次。若水皰破裂,可先塗風油精,再塗四環素眼膏,效果更好。此法治燙傷,止痛效果明顯,且不易發生感染,無結痂,愈後不遺留疤痕。 治腳癬用溫水將足清洗乾淨,揩幹,如有水泡者,可先用針灸針將其刺破,然後用藥棉吸淨,再用風油精每日一至兩次塗擦患處,一般3-5日即可見效。
治口角潰瘍刷牙漱口後,在患處塗風油精,每日兩次,若臨睡前再塗一次,則效果更佳。 治咽喉腫痛倒風油精3-5滴於湯匙內,慢慢咽下,即可奏效。此法對於乾咳引起的喉痛也有效。 治肛門瘙癢凡由痔瘡、肛裂等引起者,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再用藥棉蘸風油精少許,在肛門周圍塗擦,即可奏效。治療凍瘡冬天很多人都會生凍瘡。在凍瘡未破時,將風油精均勻地塗在患處,有止痛消腫的作用,每日2-3次,一般2-3天可痊癒。注意:如果凍瘡已經潰破,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