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護理常規
在現實生活中骨折是屬於一種十分常見的身體疾病,在生活中不小心發生意外或者是身體上的磕碰都會容易導致出現骨折的情況,而出現骨折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在治療的同時也需要注意護理常規,一般情況下需要保持呼吸暢通,而且也需要進行輸液,平時多注意傷口的變化,保持身體營養。
骨科護理常規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體征的平穩:
1、密切觀察神志、生命體征的變化;
2、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prn;
3、輸血輸液,補充有效血容量;
4、觀察胸腹部有無異常體征;
5、準確記錄出入量;
二、骨折部位的處理:
1、妥善固定骨折部位於功能位,繃帶加壓包紮止血;
2、注意傷口有無活動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的加重;
3、如使用止血帶則應注意1~2小時放鬆3~5分鐘,注意患肢血循環;
4、TAT測試,使用TAT;
5、鎮痛以穩定病人情緒,並且避免過多移動患肢;
6、清潔傷口周圍皮膚,肢體腫脹較劇烈時應剪開衣袖或褲管,一切操作都要謹慎輕柔;
7、病人要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告訴病人和家屬手術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術;剪開污染的衣褲,換上清潔衣褲;取下假牙、眼鏡等;給予術前藥;
8、病人如意識清醒應配合搶救及治療:避免各種管道的脫落,避免躁動;有異常不適及時告訴護士;及時告訴護士疼痛性質及部位;避免繃帶或止血帶脫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簡要告知病人及家屬採取的搶救措施(如包紮、固定、使用止血帶等)的目的,教育家屬保持冷靜配合搶救,並根據情況留陪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