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沒腦子的人怎麼改變

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時候在形容一個人時候,經常會說這個人沒腦子,還有可能會說自己沒腦子,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人的大腦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身體的最高指揮官,如果一個人沒腦子的話,不僅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還會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那沒腦子的人怎麼改變呢?

20世紀80年代,英國神經學家John Lorder報導了一些除了腦脊液,大腦幾乎是空的人卻過著正常生活的案例。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腦脊液。腦脊液又名腦脊髓液,是充滿在腦部內顱骨與大腦皮質之間的蛛網膜下腔的透明體液。這種流體就像一個減震器,保證大腦不會受到體內血液中一些物質干擾和損傷。

英國北部的謝菲爾德大學的數學系有一位學生,智商一直很高,在歷次考試中都是優秀,深得同學和老師的喜愛。後來,在一次體格檢查中,謝菲爾德大學神經學家John Lorder教授在為他做CT掃描時,意外發現,這位智商很高的學生該同學實際上一點也沒有大腦。

通常兩個腦半球填充顱腔,大約4.5釐米厚,但是這位同學只有不到1毫米厚的腦組織覆蓋在脊柱的頂端。還有一些類似的例子,比如本該是大腦的地方卻只有體液,以及一層薄膜般的大腦組織。實際上,這些人的大腦只有正常大腦體積的5%。

在病理學中,該疾病按理來說是致命的,即使活下來了也是嚴重殘疾。但是,報告卻顯示,他們中的許多人生活完全正常,還有了家庭以及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甚至有些還是註冊會計師。

如果是普通人患上這種疾病,可能終生是一個大頭娃娃,因為腦積水疾病是腦脊液在生成和迴圈的過程中,由於內部或者外部原因發生障礙,使腦脊液增多,擴大正常時期所占的顱內體積,從而繼發顱內壓力增大的現象,就像膨脹的氣球。

調查後發現,實際上還有部分幾乎沒有大腦的人其智商達到了100(正常人的水準)甚至更高。

但是,在過去的幾年裡,類似的情況卻屢被發現。

2007年,《Wired》報導了一個四十四歲法國無腦人的故事。該法國男子因為左腳軟弱無力,來到馬賽市的地中海大學求醫。醫生在為其進行腦部CT和核磁共振掃描後,驚訝地發現,患者的腦室幾乎占滿顱腦內部空間,而真正的大腦組織則由於受到腦脊液的嚴重擠壓,薄得只剩一張紙片的厚度。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不僅像正常人一樣娶妻生子,甚至還幹著政府公務員的差事,而且還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為何沒有大腦還活的好好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弄明白腦組織是如何做到與我們一般認為不可能相容的事物(腦積水)和諧共處的。

有人認為,經過數十年的緩慢變化,大腦裡的其他部分已經替代那些本應該存在的腦組織,並正常地發揮功能。

還有人認為,正常的大腦中有很高程度的功能冗餘,一點殘留也可以代表丟失的兩個大腦半球。

因為只有原始品質10%大腦仍擁有大約100億個腦細胞,腦細胞是人體生活正常所必需的。對於大腦的一些重要部分和功能,我們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也說明了目前我們對大腦瞭解程度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