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智商取決於誰
家長們都對自己孩子的智商抱有很高的期待。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高智商。但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有很多。有些人認為父母的智商高,孩子的智商就會很高,但現實來看,這也並不是絕對的。那麼,小孩的智商到底取決於誰呢?
1.智力測驗結果受到當時小兒心理因素的影響。嬰幼兒的心理極不穩定,常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智力檢驗時環境是否安靜、光線是否柔和、室溫是否適中以及孩子睡眠是否充足、心情是否舒暢、注意力是否集中等,都可直接影響測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所以常常是同一個孩子,但每次智力檢驗的結果卻不一樣。
2.智力測驗的量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各種量表的重點是檢驗小兒的感覺和運動方面,而人類所具有的語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是重要的智慧因素。但這些因素在嬰幼兒時期尚未能充分萌發出來,感覺、運動能力的高低並不能真實地代表智力的全部。
3.智力發育具有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智力發育早晚和發育的快慢是不盡相同的,有的發育早,有的發育晚,有的發育快,有的發育慢。而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人在嬰兒期智商常常一般,甚至還不如周圍的孩子聰明,但到了一定的年齡時,就會茅塞頓開,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才能。
4.環境與教育對智力的影響。孩子的智商高或低,只是說明具備了一種潛能,而這種智力潛能能否得到發揮,還取決於環境及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孩子處於一種良好的環境,得到了良好的後天教育,可使孩子的智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即使智力一般或偏低,通過努力也可以“大器晚成”。如果環境很差,家長放鬆了必要的教育,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也得不到發揮,未來也就不會有什麼建樹。
所以不要根據嬰幼兒時期的智商,就輕率地預測孩子的將來。不論孩子的智商是高還是低,都不要放鬆,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進行必要的教育,促進其智力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