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為什麼容易蛀牙
蛀牙是一種很可怕的牙齒疾病,因為得了蛀牙之後如果不及時的拔出,蛀牙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把牙齒蛀空,影響人的牙齒正常咀嚼功能。但是在現代社會,基本上人人都有蛀牙,蛀牙也成了一種最為常見的口腔疾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牙齒會容易患上蛀牙呢?
長蛀牙其實有很多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沒刷乾淨。比如不認真刷牙、刷牙時間太短、牙刷太舊、牙刷質地過硬等等,都會影響刷牙的品質。科學地講,我們每次進食後都應該刷牙,特別是吃了甜的、酸的食物。如果不能及時刷牙,最好也要漱口,這樣也能減少口腔中的細菌和食物殘渣。如果你的牙齒不整齊,或是吃甜食比較多、喝飲料比較多,都容易長蛀牙。也不要以為用了高級的牙刷,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對於齲齒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我們口腔內也會存有肉眼看不到的細菌,這些細菌緊緊依附在牙齒上面,時間久了容易形成蛀牙。其蛀牙形成過程是:致齲性食物糖(特別是蔗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緊緊貼附於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獲得性膜。這種獲得性膜不僅得以牢固的附著於牙面,而且可以在適宜溫度下,有足夠的時間在菌斑深層產酸,侵襲牙齒,使之脫礦,並進而破壞有機質,產生齲洞。
很多時候,齲齒發生時,牙刷毛即使再細,也根本刷不到它,比如牙面、牙縫、牙和牙齦之間。如圖所示:
再者是,成人很多發生的是鄰面齲,牙刷更是清潔不到,如圖所示:
所以牙刷得再好,有時也不能預防齲齒的發生,最好的方法是,至少每年去找醫生進行一次系統的口腔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洗牙。
洗牙可有效清除牙菌斑、牙石,預防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牙齦出血、口臭及牙齒鬆動、脫落現象產生。
食用一些食物和有色飲料,在牙齒上會堆積色素。在長期吸煙和喜歡喝深色飲料的人群中,色素沉積尤其明顯,對牙齒外觀有很大影響。在洗牙過程中,這些色素也不會長期堆積。
洗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單純是為了好看。洗牙時醫生會為洗牙者做一個全面的牙齒檢查,讓其清楚自己的口腔狀況。